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文旅 新聞詳情
浙江各地推出特色活動豐富群眾假期生活
發佈時間 | 2024-05-05 14:59:05    

   推出沉浸式演出、打造家門口的市集、開闢花海遊玩新業態……“五一”假期,我省各地因地制宜,紛紛創新形式推出特色活動,吸引遊客體驗,豐富群眾生活,讓人們在歡樂的氛圍中放鬆身心。

  嵊州:行走小鎮,邂逅“十八相送”

  “五一”假期,嵊州越劇小鎮遊客中心人頭攢動。傍晚時分,隨著婉轉的伴奏音樂響起,“梁山伯”與“祝英臺”從人群中走出,在遊客就地圍成的“舞臺”中,共演一齣沉浸式越劇《梁祝·十八相送》。“演員就在身邊唱越劇,這種感受很新奇。”從上海前來打卡遊玩的葉女士説。

  走進越劇小鎮,熙熙攘攘,嫋嫋越音不絕於耳。“假期活動豐富多彩,歡迎廣大市民和遊客前來賞戲聽曲,放鬆身心。”越劇小鎮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五一”假期,小鎮免門票開放,除了連番上演的沉浸式越劇,還推出了水上越劇快閃、越歌越舞、相親秀等創意表演活動,通過開設青春集市等方式,邀請年輕創客來“擺攤”,現場教唱越劇、化彩粧、做潮玩,吸引了眾多遊客。

  “原來在舞臺上是這種感覺!”在小鎮戲迷館前的花樓上,來自杭州的越劇愛好者尹先生過了一把戲癮。作為小鎮入口處的“門面”擔當,花樓上摺子戲、歌舞表演不斷,人氣火爆,演員還向遊客分發糖果,積極互動。在演出活動之餘,市民和遊客也能登上花樓,和演員一起擺“POSE”拍照,留下難忘的快樂記憶。

  二胡、古箏、琵琶……小鎮古戲樓前,江南絲竹表演吸引不少人駐足;古戲樓裏則是好戲連臺,現場觀眾連聲喝彩,氛圍熱烈歡快;在小鎮的街巷中,工作人員扮成“九斤姑娘”“何文秀”等經典越劇角色,和遊客面對面趣味互動,推廣越劇文化。

  鄞州:全國非遺,來到鄉村市集

  “媽媽,你看,這是用麥秸稈做的畫”“這個葫蘆上的老虎,和真的一樣”……5月4日,剛走進寧波市鄞州區灣底村,9歲的小磊便被市集裏的工藝品所吸引,趕緊跑回來拉著母親往展臺前擠。在工作人員介紹下,小磊了解到這是哈爾濱的麥秸畫和青牛葫蘆,都是當地的非遺。

  這個“五一”假期,全國“和美鄉村”市集在灣底村開市,匯聚了全國20個省份、35個縣(市、區)的近百種特色産品,其中數十種都是各地的非遺項目,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趕集打卡。

  隨著人流,記者走進市集,好不熱鬧。尤其是國家級非遺侗錦織造技藝、方正剪紙、寧夏耳枕等讓不少市民和遊客駐足觀看。“這是我們的靖州雕花蜜餞,起源於五代時期,既有觀賞性又能食用,被譽為‘舌尖上的藝術品’。”展臺前,傳承人一邊向市民和遊客介紹,一邊雕刻。一把雕花刀、一片南瓜,以刀為筆,轉眼間一件“喜鵲鬧梅”雕花作品浮現眼前。“剛開始以為只是裝飾,沒想到還能吃,又漲知識了。”大家讚不絕口,爭相購買。

  市集還集聚了金銀彩繡、鄞州竹編等30多種寧波本土非遺特色好物。“我這次帶來了蝴蝶、飛龍、櫻花、山茶花等盤扣作品,可以用作胸針、發飾、相框。”鄞州區級非遺盤扣傳承人李玲君也想借助市集為鄞州本土非遺打call。

  不只是各地非遺,市集上還有各地特色美食。黑龍江藍靛果幹、寧夏鹽池灘羊肉、貴州黔東南州羅漢果、金華佛手飲品……市集上一側是各色美食,一側是各類非遺工藝,讓來趕集的市民和遊客目不暇接,共同邂逅丹青與煙火。“不出遠門,在家門口就能逛全國市集,感受非遺文化與美食的雙重盛宴,我都挑花眼了。”遊客陳女士説。

  眼下,灣底村天宮莊園內的桑葚、木瓜等水果陸續成熟,正是旅遊旺季。“比不上開年哈爾濱的‘潑天富貴’,但也算是來了一波‘小富貴’。”灣底村黨委書記蔡國成笑著説,“和美鄉村”市集擺進村裏,一直開到晚上8時多,不僅豐富了村裏旅遊業態,也延伸了夜遊。假期以來,灣底村已接待遊客近3.5萬人次。

  武義:花海摜蛋,不一樣的體驗

  5月4日,從杭州到武義玩的遊客阮美花選擇這樣度過:清晨,在花田美地的城堡酒店裏醒來,窗外鳥語花香;投喂幼鹿,乘坐小火車,和三五個臨時的“牌搭子”坐在花海裏,喝著花茶,打著摜蛋,靜待傍晚的煙火表演,好不愜意!

  花田美地的千畝花海遠近聞名。“五一”假期,景區趁著摜蛋熱潮,向當地撲克廠定制了以花海、田園、城堡等為主題的首批200副“花田”摜蛋,在花海邊開闢出棋牌一角,邀請遊客在千畝花海裏打摜蛋,很快成為一個熱門體驗項目。

  “身處百花齊放的田園,感覺抓牌運氣都變好了。”阮美花笑著説,每張牌上都印著花田的風景,人在景中,景在牌裏,這樣的體驗又潮又有特色。不少遊客跟她們一樣在景區摜蛋,在草地鋪上墊子,一個下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我們希望將景區的各類元素融入摜蛋文創中,打造可以拿在手裏的風景,開闢新消費點。”花田美地景區管理中心總經理傅家璁介紹,目前,景區已有射箭、遊船、馬術體驗、牧場餵養等十多項遊玩業態。數據顯示,5月1日到4日,花田美地景區遊客人數超3萬人次。

  近兩年,隨著摜蛋出圈,“中國撲克牌産業基地”武義也進入大眾視野。當地撲克牌産量佔到中國70%、世界50%,每年有約6億副撲克牌遠銷東南亞及歐美。為做好“摜蛋+文旅”融合文章,武義依託撲克生産鏈完善、受眾規模大等優勢,為撲克廠與景區牽線,推進文創産品生産、賽事活動聯辦。武義縣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探索摜蛋IP與溫泉、螢石等相結合,打造武義新的文旅金名片。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陳曉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