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其實很流行”熟成鮮肉“

   臨近年底,回望2015這一年,整個娛樂界似乎已然被姹紫嫣紅的偶像男星佔領。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各色廣告中,代言人的臉已經從金秀賢、李敏鎬等,悄然變成了李易峰、井柏然們。針對女性消費者的各大時尚雜誌,也紛紛在封面上亮出了鹿晗、吳亦凡等“90後”美男的臉,他們據稱是新的“封面之王”。以前中國內地最愛評選的是所謂“四大花旦”“四小花旦”,很少對“小生”評頭論足。而現在若要評“四大小生”,座次已然不夠分派,鹿晗、吳亦凡、李易峰、井柏然、楊洋……這排名該如何分先後?

  這裡刻意不想用的是“小鮮肉”一詞。因為他們之中一大部分人的年齡段在24歲到30歲,無一例外的都已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四至八年,今日的人氣與地位並非一蹴而就。新鮮的肉體在一定溫度、濕度下自然發酵,過段時間後風味更好,這叫作“熟成”。眼下大紅的這批偶像男星,其實都經歷了初步“熟成”。

  井柏然18歲拿到“好男兒”冠軍,簽約大牌公司,可愣是熬了八年才揚眉吐氣。楊洋2008年即被選中演“寶玉”,也是不知所以地捱了足足七年,才終於衝破迷霧。李易峰的路更崎嶇,簽約當歌手失敗,低潮時做過綜藝主持,沉寂良久。可以説,所有的成功都並非一帆風順,正因為吃過些苦,所以,這一批人氣男星表現得相對成熟、謹慎、勤奮,也更懂得機會的來之不易。

  為什麼內地早些年已經選出的一眾資質優佳的“小鮮肉”,卻要晚那麼多年才能全面上位呢?首先,美少年剛出道得到的人氣多半是“泡沫”,不知何時消散,就算紅了一個夏天,進得圈中,卻仍讓人將信將疑。第一下掌聲拍響過後,誰又曾關注到他們的個中心酸與紛擾迷茫,誰又曾料想過長路漫漫,他們也將遍嘗委屈。

  更緊要的,恐怕還是早些年內地娛樂産業也還沒做好迎接他們盛放的準備,那些為推銷他們而跟風趕拍的青春戲,多半粗陋不堪。年輕偶像組團進軍的流行樂壇和唱片行業也面臨斷崖式的不景氣。而現在,或許正如井柏然所言,到了更新換代的時代,他們趕上了好辰光。不僅藝人換新面孔,那些幕後調撥他們的大佬、欣賞他們的觀眾的年齡層以及審美傾向也發生著變化。老一代的導演、編劇們陸續退居二線,“70後”“80後”漸漸成了娛樂産業的中流砥柱。前者背負的厚重教化使命,被後者佔主導的多元娛樂文化所替代。而“90後”乃至“00後”卻是正擁有著旺盛消費慾望的粉絲群體。

  星光燦爛、新人輩出之時,社會的大背景必然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例如香港,經濟蓬勃之際,娛樂業發達。周潤發、劉德華成名時剛過20,黃日華得名更早,拍《過客》時年方20,演“靖哥哥”時不到22歲。那時的小生,20歲出頭能當男一號,25歲就紛紛奔向大銀幕,登上高枝。如今,香港娛樂業的整個態勢由盛轉衰,香港“小鮮肉”就難以出頭了,想要“挑大梁”得熬到三十多歲乃至四、五十歲。而眼下,內地能讓大批“小生”迅速冒尖,也正是因為正值娛樂業的持續高燒期,處於全方位挖掘“粉絲經濟”的時代——一部戲能紅一撥人,並獲得天價的衍生利益。都説社會經濟越繁榮,女人的裙擺越高;其實,經濟越好,整個時代的審美空間才會越大,越會涌現大批吹彈可破、裝扮精緻的青春偶像,繁榮文娛市場。

  網路的普及與發展,也增添了藝人的“青春力”。社交平臺讓“賣萌”“自拍”變成明星拉攏人氣、改變形象的“第一法寶”,過了青春時段仍可以“萌萌噠”。過去,一個年輕演員冒了尖,總會老氣橫秋地表決心,號稱自己要“戒驕戒躁,向老一輩藝術家學習”,以獲得“穩重”的標簽。當年的漂亮男演員若被形容為“奶油小生”,是一件挺傷人的事情,卻也無力反駁。而現在,“扮嫩”“撒嬌”“自戀”都可以公開炫耀,獲得壓倒性的迷戀。

  除此之外,當紅的這批人氣男星,還有另一個共同點是非表演係科班出身。他們有的是靠電視選秀出道,有的則在南韓接受系統培訓,積累過一定的人氣基礎……踏入演藝圈的途徑比過去寬廣,不再只是圍著藝術院校打轉。由於競爭的方式太多,中規中矩、科班出身的男演員,往往“大器晚成”。俊美者如王凱,也要30歲以後才成名,中戲的靳東、北影的張嘉譯都走紅在39歲,這類鮮肉“熟成”的時間段就更長了。

  實際上,娛樂圈嚴格意義上的“小鮮肉”是類似《燃燒吧,少年!》裏的那些青澀少年們,未經雕琢、不明就裏。可娛樂圈的“江湖行”可是要比一場出道“真人秀”漫長、曲折得多。吃點虧、捱點苦,這些都是鮮肉“熟成”的必然經歷,而到底能“熟成”到何種地步,最終還是得看他們自身的實力與造化。

(責任編輯:實習生陳子穎)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網浙江新聞 » 今年其實很流行”熟成鮮肉“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