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雲棲大會,科技浪潮澎湃而至。今年大會的主題是“計算,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這讓不少人想起2015年,那年的雲棲大會主題是“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
時隔八年,這場科技盛會對雲計算價值的重申,有回歸,更有未來——
2015年,由阿裏雲開發者大會升格而來的雲棲大會首次在雲棲小鎮召開,那一年,雲計算還算個小眾概念,數字經濟大省浙江,已敏銳地在強調“數據充滿機遇,雲端決定未來”;
而今,大會參會者已從當初的2萬多人增至8萬餘人,全國80%的科技企業和超過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裏雲上。從算力、演算法到數據,人們對雲計算不再陌生,甚至,它正在成為創業創新的新土壤。
01 新土壤 新可能
“AI應用層公司的未來在哪,如何構建自己的競爭力?這是今天被媒體問到最多的問題。”31日晚,童語故事創始人張華更新了一條朋友圈。
當天上午,這家浙江初創小微企業的負責人在雲棲大會主論壇現場,分享了自己用大模型創業的故事。
張華的創業靈感來自自己6歲的女兒:正是愛聽繪本的年紀,什麼樣的故事才是適合她的、她感興趣的?借助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他和團隊做了一款兒童繪本産品:
調用大模型,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數字分身、成為繪本故事主角,也可以輸入一句主題,調用通義千問大模型迅速生成繪本內容,再用通義萬相根據文本內容生成相應配圖。
還有幾個細節讓涌金君印象深刻:
第一,這是一家“雲生雲長”的企業。
7人團隊6月開始做開發,7月上線第一個版本,目前産品已快速迭代20多個版本,月活躍用戶增長到30萬,月均IT成本約1萬元左右。
從域名註冊到各式場景背後的技術整合、調用,雲計算讓這樣的輕創業模式成為可能。
第二,需求讓這家企業有了生命力,而技術驅動應用創新、企業成長。
一位深圳的家長反饋,家裏兩個孩子喜歡工程車,市面上很難找到合適的故事繪本,而用了張華團隊的産品,一句話就可以生成這些故事。
企業最初定位是2-6歲、對繪本故事“剛需”的用戶群,現在已向6-15歲的小學、初中階段用戶拓展。
回到開頭的問題,張華是這樣回答的:雲上的部署對我們來説是個基礎保障,我們的産品現在借用的是通義大模型的能力,我們也在通過阿裏雲訓練自己的故事模型、形成自己對故事理解的能力。
除了做好生態體系、用戶服務,張華還提出了一個機會點:聯合IP運營,比如,以前孩子們讀到的是“汪汪隊”的故事,而AI,讓孩子有機會成為“汪汪隊”成員,換一個視角觀察、理解世界。
當上半年我們還在討論誰家又發佈了AI大模型時,到了深秋11月,基於AI大模型的創業生態已初見星星點點,這無疑是本屆雲棲的亮色所在——
雲棲大會前一天,百川智慧新發佈Baichuan2-192K大模型,這是目前全球最長的上下文窗口大模型,一次可輸入35萬字。與阿裏雲深度合作,近半年時間,這家4月才成立的公司已先後發佈7款基礎大模型,以月度為單位快速迭代;
四個月前,由復旦大學與阿裏雲等共同打造的科研“超級電腦”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正式上線,從精準預報天氣變化到預測候選化合物成藥性、安全性,再到模擬星系碰撞,這一全國高校最大規模的智慧計算專用平臺,讓多個基礎學科研究領域的科學智慧成為可能;
雲端之上,國産AI大模型加速磨礪、迭代,更多雲原生企業也播撒下新種,孕育産業形態的新可能。
走進産業創新館,你可能會在OPENVERSE的展位上拿到一張M87星系黑洞的明信片,這張照片曾登上《Nature》雜誌:與之江實驗室崔玉竹博士合作,這家佈局元宇宙産業的浙江企業用AIGC技術,成功可視化呈現M87星系中心黑洞噴流的動力學與該星系中心超大品質黑洞的狀態關係。
讓嚴謹的科學變得可感可知,參觀者有機會多角度看看黑洞是什麼樣子,再過一段時間,或許你還可以把自己家的冰箱“丟進去”,看看接近黑洞時它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正是雲棲的魅力所在。
算力館入口處滾動的大屏上,“中小企業,風起雲間”“數智金融,數字金融”“雲上數字創新”“中國企業全球化專場”“AIGC與商業創新”等並行主題論壇都標注著“滿員”。
角落裏的AIGC創作者OpenTalk場上,Stable Diffusion模型師魔橘正在分享自己的跨行業“換崗”經驗:
大學哲學專業,上一份工作是基金經理,現在,他所製作的“麥橘寫實”模型在國外付費線上生圖平臺擁有超200萬的模型總運作量,在國內各大線上生圖平臺擁有接近700萬的模型總運作量。
捲入AIGC的浪潮,開啟探險。作為雲計算和人工智慧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今年雲棲大會,再度吹響了智慧時代創業創新的號角。
02 浪起之時
雲計算今日之勢,不是一日之功。
回顧雲計算發展歷程,中國工程院院士、阿裏雲創始人王堅認為,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的結合,正帶來雲計算的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中,雲計算改變了全球網際網路;
第二次浪潮中,“傳統企業”開始使用雲計算;
第三次浪潮起於今年,人工智慧和雲計算有了一次集中的體現和爆發,GPT模型的出現使得電腦對科技創新的革命産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它不會在一年、兩年完成,可能會用上十年、乃至幾十年,它也並非科學研究工具的革命,而是帶來了新工具,將讓計算在未來創造更多不可想像的價值。
翻閱2015年有關雲棲大會的報道,彼時,王堅以“腳印”來比喻數據和計算的關係:當你走過一條路,你的腳印留在地上是沒有價值,直到有一天你有足夠的能力去處理它,這個數據才産生價值。
而本屆雲棲大會上,王堅説,正如交流電點亮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覽會,計算正成為交流電在計算這個領域的翻版。雲計算和GPT的關係就是電和電動機的關係,未來,雲計算的算力將成為智慧時代的發電機,所有的創新創造都將基於雲來發生。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八年前,我們在討論數據的價值,雲的價值更像是“遠景”,八年之後,雲能否釋放價值已不再是值得討論的議題,怎麼釋放它的創新力成為重點。
這讓人想起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到的一個新詞彙:新質生産力。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有別於傳統生産力,新質生産力依靠創新驅動,代表生産力的躍遷。
有意思的是,在這一波新浪潮中,無論是從出生之日就誕生在雲端的企業,還是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都站上了同一條起跑線——
從2013年開始就使用阿裏雲支撐彩雲天氣服務的彩雲科技,兩年前推出AI輔助故事創作工具彩雲小夢。彩雲科技的創始人兼CEO袁行遠説,大模型的機會,幾年前就可以從學術界看到趨勢,如今是産業界火熱時刻的開始,通過彩雲小夢輔助,普通寫手的月收入達到之前的3倍;
2007年就成立的數字閱讀平臺掌閱科技,經歷了閱讀領域的不同階段,這兩年對核心服務進行雲原生改造,讀者還可以跟書聊天、讓它自己總結大綱,還能圍繞其中某個感興趣的人物或故事實現轉寫、轉譯。
新一波浪潮也呈現出全球化屬性。2011年,一家叫米哈遊的企業在上海交大宿舍誕生。這家數字原生企業去年利潤超過新力的PlayStation,今年位列全球遊戲開發者50強第一名,全球玩家超過一億;
在全球新興市場銷售手機的傳音今年出貨量進入全球前五。以往,傳音給人的印像是“硬體廠商”,事實上,企業早在著手佈局移動互聯業務、運用數據洞察拓展全球市場。
傳音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總經理李虎嘯説,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所有應用體驗、場景都有天然、海量的用戶,而跳過PC網際網路時代的非洲,目前用戶手機使用時長、每人平均流量消費情況都在接近中美歐等移動網際網路發達地區。
擺脫傳統增長路徑,智慧時代,無論開發者、國際機構還是企業行業、高校都在探索更具融合性和新內涵的生産力,搶佔發展制高點。
在今年雲棲上,阿裏雲正式發佈千億級參數大模型通義千問2.0。
在10個主流基準評測中,通義千問2.0的綜合性能全面超越Meta的Llama-2-70B,相比OpenAI的GPT-3.5是九勝一負,與GPT-4的PK則是四勝六負,正進一步追趕國際水準。
阿裏雲計劃近期開源通義千問72B版本,此前,阿裏雲已先後開源7B和14B版本模型,模型累計下載量超過100萬。
與世界“掰掰手腕”的同時,開放成為今年雲棲的另一層主旨。正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所説: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把AI轉化為巨大的生産力,通過多層技術能力服務、加速基於雲的創新,這也是這次雲棲再次重申“計算”定位的深意所在。
潮起之時,每一次創新都向海面投入一顆石子,再過些年回頭看,歸來即未來,眼前泛起的層層漣漪,本就在書寫新的歷史,創造無法計算的價值。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祝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