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再提速 茅臺佈局生物經濟新賽道
12月5日,貴州茅臺在深圳光明科學城舉行的2024第五屆合成生物製造産業大會上發佈兩個合成生物相關揭榜挂帥項目——圍繞“基於生物基材料的白酒包裝覆膜研究”“基於生物基材料的白酒包裝(酒瓶)底座研究”兩大需求,探索生物基材料對現有化石基覆膜、珍珠棉底座等的替代,在綠色低碳的基礎上滿足産品相關性能要求。
茅臺揭榜挂帥榜單發佈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不止如此,在頻頻傳出入局消息後,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也在這場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年度高規格大會明確表示,茅臺願意提供更多場景,利用合成生物學的前沿技術,助力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努力在未來的3-5年整合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技術)、BT(Bio-technology生物技術)、FT(Food-technology食品技術)、MT(Material Technology材料技術)等“4T”技術來佈局生物經濟新賽道。
茅臺選擇在這個院士大咖聚集的重量級會議闡釋“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對於茅臺的戰略意義”,茅臺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學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佈局生物經濟新賽道的思考,有望為白酒綠色轉型、低碳發展提供樣本和參考意義。
第一代生物科技典型代表發力佈局第五代生物科技
釀酒産業是自然菌群的開放式發酵,中國白酒高度依賴自然環境和微生態環境。
以茅臺酒為例,茅臺鎮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年平均氣溫19°C左右、濕度78%左右,為微生物繁衍提供理想環境,也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釀酒微生態。這才有了“為什麼離開15.03平方公里茅臺酒産區,就産不出貴州茅臺酒”的結論。
作為傳統發酵産業,白酒是第一代生物科技,本身蘊含了許多生物經濟的基因,從微生物到微生態,從菌係到酶係,既是傳統釀造技藝的科學內涵,也是合成生物學研究的對象。
尤其是茅臺作為利用微生物發酵的典型代表,本身極具研究價值。根據茅臺公佈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已發現在核心産區存在超過600個科、2800個屬的原核微生物,及超過200個科、500個屬的真核微生物。
“我們是第一代生物科技,合成生物是第五代的生物科技。今年8月份我們支援大學生的合成生物競賽,當時我説我們是第一代生物科技和第五代生物科技跨越時空的對話,特別樂見這個産業的發展,也特別希望自己能在這個産業發展裏貢獻一些力量。”王莉在大會高端圓桌論壇上直言,從去年到今年茅臺一直在調研,到底茅臺在合成生物學的佈局怎麼布,能怎麼用它,怎麼能夠有新的增長級。
(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
最近一年以來,茅臺多次在合成生物方面佈局,而到了今年8月,由茅臺助力的第三屆合成生物學創新賽圓滿完賽。彼時王莉在致辭中就表示,“未來的世界是合成生物學的時代,作為致力於釀造高品質生活的茅臺,將始終緊跟生物科技變革步伐,主動搶抓合成生物學發展機遇。”
且就在幾天前,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在2024中國品牌論壇上也明確指出,茅臺將持續深化釀造微生物科學研究,加大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探索,不斷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産品,
合成生物助力茅臺“三化”進階
傳統白酒製造産業如何轉型升級,茅臺給出的解法是“三化”——積極推動傳統産業專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全産業鏈效能和綠色低碳水準。
“因為茅臺酒生産過程菌係、酶係、物係非常複雜,雖然對微生物研究做了60多年,但還是有很多‘黑箱’,所以在工藝控制過程中,仍需依靠工匠經驗,雖然近年來也有很多數據輔助,但專業化程度仍然需要提高。”王莉在談到專業化時坦言,因為現在很高通量,AI又能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希望能夠用合成生物學的手段,輔助做傳統釀造的工藝控制,研究清楚微生物之間的互作和平衡,包括很重要的風味物質代謝的路徑。
實際上,如果茅臺能把這條路跑通,對於中國很多傳統發酵的食品都很有指導意義,因為多樣性是傳統發酵食品的核心,但也希望終産品能夠穩定、一致。
此次大會上發佈了2024年合成生物學領域年度十大新品,其中包括拉曼流式分選儀。茅臺參與了“拉曼流式分選儀在多領域的應用開發與示範”,並在11月28日邀請項目組在茅臺舉行了年度進展推進會。
據介紹,囿于技術所限,茅臺酒釀造過往都是靠感官,近年來推出“數據+經驗”的方法,但是堆積發酵過程中酵母菌的培養需要2~3天才能出結果,只能作為數據記錄用以研究。隨著快檢技術的開發,3小時以內就可以跟進配合工匠經驗,快檢大概5分鐘,及時指導生産,解決生産痛點,還能夠收集大量數據,輔助工匠經驗,建立起茅臺的應用大模型。
王莉説,數字化不僅僅是生産要素的高效配置,還重在對於微生物數據一些更加快速的檢測分析。
王莉就在會上提到合成生物在綠色化上一條探索路徑:“我們現在已經和清華大學合作,用PHA(聚羥基脂肪酸)探索處理窖地水、廢棄酒糟。”
上述的茅臺“揭榜挂帥”兩項目則在包裝材料上提供應用場景,合成生物學在物質合成方面促進包裝材料的更低碳、更綠色。
茅臺集團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帆在會上表示,茅臺在包裝材料方面應用合成生物學的産品,是因為茅臺踐行ESG理念,ESG是國內外通用的評價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標準。茅臺將ESG的外在要求轉化為內生動力,不斷對標提升,在MSCI ESG最新評級中躍升兩級至BBB級。
(茅臺集團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帆)
“食美”新賽道注入發展新動能
隨著消費結構的變化和行業競爭加劇,白酒行業存量競爭日久,酒企向外突破以尋求增量成行業趨同的策略。
“對於白酒來説,不管是供給端、需求端,一個老的産業增長總會有天花板,一定要未雨綢繆。”王莉談到,茅臺“從無到有”,探索利用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充分發揮傳統微生物優勢資源,探索拓寬生物經濟産業幅,培育打造未來增長極的“新路徑”。
茅臺探索的新賽道有三個方向:一是“食”“美”賽道,茅臺有非常寶貴的微生物資源庫,可利用合成生物科技探究微生物代謝路徑,進而衍生相應的“食”“美”産品,實現産業化運作。二是綠色材料賽道,可利用合成生物科技生産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從而降低生産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優勢。三是數字化賽道,可利用合成生物科技,孵化出一批包括溯源、生物性功能材料等裝備製造以及生産性的高端服務業。
王莉特別談到,茅臺拿出600萬資金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揭榜挂帥”,一方面是自身ESG的需求,希望把一些不可降解的、化石能源的合成材料逐步替代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創造出一些場景反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賽道擴大規模,然後能降低成本,提升相較于傳統材料的市場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深圳光明科學城合成生物産業迅速崛起,而茅臺從2024第三屆合成生物學創新賽到第五屆合成生物製造産業大會均參與其中。尤其此次大會以“合成生物製造,驅動經濟發展”為主題,與茅臺佈局合成生物賽道的終衷不謀而合——追求“更可持續、更綠色化、更高效率”的高品質發展,創造更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
在這座合成生物産業先驅的創新之城,茅臺一次次見證合成生物帶來的技術變革和産業升級;反過來,也讓合成生物賽道,看見一個冉冉升起的新茅臺,以前沿科技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