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傳統與科技,民樂文創注入新活力
連接藍芽,一曲《春江花月夜》展現了江南水鄉之美,推、拉、揉、吟之間,音箱上的琵琶琴弦微微回應,惟妙惟肖。
第五屆長三角文博會昨天閉幕,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力在現場收到不少文創訂單——此次閔行展區的民樂一廠“敦煌”微型樂器音箱引起了不少觀展者的興趣,這讓他引發了持續上新的念頭,“我們還將開發拼搭民樂樂器新品,不斷回應消費新需求,為傳統民樂注入新活力”。
其背後也指向文創新趨勢,閔行區此次發佈十佳文創伴手禮一方面與文化IP、品牌IP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更具功能性、科技性、實用性。同步發佈的《閔行區文創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也明確新目標,到2026年,全區文創産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保持在2500億元以上,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保持在20%以上。
此次展出的“敦煌”微型樂器音箱一套共6件,包括古箏、二胡、揚琴、琵琶、月琴、三弦。主要難點是將常規樂器同比例縮小到手掌大小,同時還要在有限的空間中加入音箱功能。
“這是企業在文創産品的第三代創新”,周力介紹,在此前民樂擺件工藝品的嘗試中,就已經實現禮品版小樂器。在製作工藝上,伴手禮保持了與傳統樂器一脈相承的高標準。
就如琵琶的纏弦、老弦、中弦、子弦四弦,在鋼絲之外仔細包裹著尼龍,而在琵琶琴頭用來調音的弦軸,則是用三種材料拼接製作,再仔細雕刻出軫紋。同時,設計師在確定音位的“相”和“品”專門進行了尺寸調整,使小樂器在視覺上更符合美感比例。
中國傳統樂器與音箱的結合,看似有些不可思議。既然已經有樂器的腔體共鳴,為何要將聲音數字化呈現?
周力關注西方樂器的可及性,目前市面上出現左手按照指示燈“按和弦”,另一隻手把開關撥下去的“無弦”吉他,既有互動性也有科技感,也滿足快速學會樂器的成就感。他認為此次探索是新質生産力賦能民樂的嘗試,集文化性、藝術性、趣味性為一體,具有一定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希望通過這些文創産品和伴手禮的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同時,企業也將繼續參加國內外的展覽活動和文化交流,將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傳播到世界各地。”
展區另一邊,鑼鈸科技帶來攜帶型新形態樂器小小笛,這一電吹管産品內置幾十種不同的樂器音色,還能實現一鍵換調,讓樂器學習變得更加簡單。
去年,閔行區規模以上文創企業突破1000家,營業收入超2500億元,增加值逾66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為22.1%,文創産業作為地區支柱産業的地位持續穩固。
讓企業感同身受的是創意産生之後的互動性,比如依託大零號灣“文創+科創”、虹橋樞紐“文創+開放”、七寶“文創+商貿”、浦江“文創+智媒”、莘莊“文創+智造”等五個發展極,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共同打造高能級産業集群。
“科技是翅膀,文化是靈魂。”閔行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將産生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專利。如何讓這些科技成果、專利轉化為具有市場價值的産品和服務,文創産業,尤其是工業設計、數字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
下一步,閔行區將著力建設大零號灣“文創+科創”發展極,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溢出效應,發展數字智慧、數字廣告、工業設計、網路視聽、服裝時尚、航太展示高能級産業集群,建設策源功能突出、文創科創深度融合的戰略性産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