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金點子” 掘金大産業
上週末,在安徽念大學的馬雯來到新開放的浦口火車站街區,參觀街景後,馬雯進入咖啡店休憩,被店內的文創區吸引了注意力。“現在出來旅遊,不帶點文創回去,就感覺‘白玩了’!”馬雯笑著説,她購買了4枚有火車站元素的書籤,準備帶回去送給舍友。
過去,一提旅遊紀念品,大多人想到的是當地的食物、用品等特産。而今,冰箱貼、書籤、明信片、玩偶、帆布袋等文創産品,已成為不少遊客旅行購物的“必選品”之一。品種豐富、設計新穎的文創産品,不僅成了帶得走的“文化符號”,更掘金了文旅大産業。
文創“特産”,誰在買?
“好消息,買到了我的‘人生小粉爐’!”10月30日下午4時剛過,來自安徽的遊客孫淼漾站在南京博物院門前廣場上,以博物院門匾為背景,拍下了手中以南京博物院“王牌”展品——芙蓉石蟠螭耳蓋爐為原型的冰箱貼“小粉爐”。
去年起,孫淼漾養成了旅行時購買當地文創的習慣,“冰箱貼是必買的,也會買其他的産品。”來南京之前,除了旅行線路外,她特地做了文創攻略,南京博物院藏品同款冰箱貼、紅山森林動物園“杜杜”系列玩偶等都在購買清單上。參觀完南京博物院展區後,她直奔文創區,精挑細選之下,入手了兩個“小粉爐”,“一個顏色透一點,一個煙色一點。”
“體型小巧,方便攜帶,而且很有意義,感覺把展品帶回家了。”孫淼漾向記者展示了家中的冰箱貼收藏,只見灰黑色的冰箱立面上,一個個冰箱貼按照相對方位放置,北至哈爾濱、南至馬來西亞,勾勒出一年來她的旅行“足跡”。
不只在文博場館,在南京,旅遊熱度也吹“火”了文創市場。無論是景區景點還是街頭巷尾,文創店、文創産品“多點開花”。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關於“南京文創”的筆記近萬篇,關於“夫子廟文創”“紅山動物園文創”等話題筆記均超萬篇,更有“文創迷”調侃自己在紅山森林動物園“40元(門票)進400元(文創産品)出”。
記者留意到,不乏文創産品線上上平臺也有購買渠道,但線下銷量仍然火爆的現象。在夫子廟景區的秦淮禮物門店,一款名為“月滿金陵風雅秦淮”的冰箱貼是店裏“斷貨王”。冰箱貼融入夫子廟、秦淮河等元素,創意設計了一隻可亮燈的立體“燈籠”。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今年9月推出後,門店內數次賣斷貨,“來買的大多是年輕人,被網上‘種草’來買的,逛完夫子廟再買景點冰箱貼,很有儀式感。”
品牌創新,誰更“新”?
“逛景區、購文創”,這一旅遊新風尚帶動文創産業蓬勃發展。紮根秦淮區的本土品牌“秦淮禮物”,開業10年來,立足秦淮資源稟賦和文化底蘊,從主打秦淮元素擴展到代言南京文化,如今在全市運營10家店舖,覆蓋熙南裏、牛首山、湯山礦坑公園等多個景區景點,更將文創産品輸出至蕪湖、連雲港、新疆等地。
“秦小鷺”系列文創,融入傳統工藝,展現年輕化創意;“小狀元”系列文創,造型靈動,包含美好寓意。南京夫子廟狀元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程文涵介紹,截至目前,秦淮禮物團隊共研發特色文創産品近萬款。一個個創意“金點子”轉化成線下流量。今年上半年,秦淮禮物的營業額同比增長約30%。
不僅“老品牌”推陳出新,文創賽道也吸引了更多“新力量”共跑。依託多年數字繪畫的班底,去年9月,南京藝府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進軍文創市場,一年來已在南京開設9家門店,今年計劃在全國開設門店共15家。“文創賽道很‘卷’,不創新就要被淘汰。”藝府文化行政副總俞楊説。
走進藝府文化金陵STYLE店內,明信片從紙質到膠片,冰箱貼從木質到金屬質、從平面到立體,再到可滑動、旋轉、開闔。今年,門店上新一組外形如票根的冰箱貼,頤和路街景正是大眾熱衷打卡的“歪脖子樹”。今年國慶期間,一條印有南京地標、方言的圍裙更意外暢銷。“年輕人喜歡有‘梗’的東西,這也是我們設計的方向。”俞楊説。
燈塔、落日、江景,魚嘴濕地公園成為新晉“網紅”後,也颳起了文創“風”。去年,河西管委會、河西集團在魚嘴濕地公園江豚音樂廣場攜手打造魚嘴文化空間,飽含長江元素的“濱濱江江”文創産品一經推出就受到遊客追捧。今年9月,濱江公園無人銷售文創店正式開業。
“包裝精緻、有景區元素的文創,契合當下游客的文旅消費習慣,這正是景區文創的商機所在。我們力求在每一件産品中都能體現出南京、建鄴的獨特魅力,也更加注重産品的實用性和市場需求。”南京濱江公園管理有限公司運營部相關負責人説。
火熱賽道,如何“久”?
文創産業作為文化産業的細分賽道,已彰顯越來越高的“含金量”。由智研諮詢發佈的《2024—2030年中國文創産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文創産品市場規模達到163.8億美元,同比增長13.09%。
在南京,截至2024年1月,全市市級以上文化産業園區總數由2012年的12家大幅增長至177家,其中文化創意産業園佔全市總數量的34%,數量居首位。據南京市文旅局統計,文創産品成為今年我市文旅消費一大增長點。今年7月,文創産品策劃運營師也成為人社部認可的新增職業。
日益蓬勃的文創賽道,如何守住流量?
記者走訪發現,文創市場也存在同質化高、倣造多於創新、缺乏文化內涵等諸多問題。為了讓受眾保持“新鮮感”,文創企業也各有“手段”,借賽事“出圈”、以IP賦能。
北京冬奧會期間,曾因“冰墩墩”一炮走紅的“秦淮禮物”,嘗到賽事周邊“甜頭”後,已陸續成為多場賽事線下産品授權實體店。在文創聯名方面,“秦淮禮物”與茶顏悅色、朱炳仁銅等知名品牌聯合創新。南京濱江公園也開發了紅樓文化系列文創産品,在文創空間推出“金陵十二釵”系列特調,12個角色對應12種風味。
在藝府文化,上百位設計師團隊持續推出最新的設計。“高産”的同時,企業今年也推出品牌原創IP“蓋樂鴨”,通過原創漫畫、表情包等提升IP知名度。
“文創+”業態也在持續豐富。秦淮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秦淮區發佈首屆“非遺文創技能競賽”,文創“牽手”非遺,以賽事促創新。
“根植十朝文化、金陵文化、科舉文化等南京在地文化底蘊,圍繞文創IP矩陣構建人設線、故事線、産品線、消費線、行銷線‘五位一體’的閉環發展格局。”江蘇省揚子江創新型城市研究院理事長、江蘇匠工營國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邵穎萍副研究員建議,還可以通過強化南京文化地標、藝術民俗等文化內涵挖掘,輸入差異化産品;同時,關注情緒價值需求,針對年輕消費群體推出食品文創、文物文創、棉花娃娃等個性化文創産品,創造新奇化體驗。最後,還可以拓寬産業發展邊界,積極探索與旅遊、教育、時尚等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路徑,開發文創旅遊線路、文創研學酒店等,實現多業合作共同開發新産品、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