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汾酒“第一車間”
9月27日,“走進汾酒第一車間——全國主流媒體走進汾酒高粱基地”活動在山西省汾陽市肖家莊鎮西馬寨村舉行,主流媒體深入田間地頭,探尋清香汾酒的品質源頭。
敢於敞開原糧大門的“走進汾酒第一車間”活動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四年,成為行業矚目的大型品質IP,代表著汾酒從源頭把好品質關的決心。
2021年以來,全國主流媒體先後走進山西沁縣高粱基地、甘肅山丹馬場大麥基地、河北張北豌豆種植基地、山西汾陽高粱基地。四年來,汾酒的品質表達不斷升級,活動規格不斷提升,不變的是汾酒對品質始終如一的堅守。
正如活動現場,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所言:“汾酒集團將持續發揚‘工匠精神’,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把控原糧品質,確保讓消費者喝到‘最乾淨、最衛生’的汾酒,為引領白酒行業綠色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而今年,媒體們再度走進汾酒故鄉,深入汾酒原糧基地建設管理、綠色健康生態産業鏈的實踐現場,感受汾酒的“純糧之心”。
高粱紅映亮汾酒糧心:品種優選、品質引領、綠色升級,從源頭把好品質關
金秋時節,放眼望去,一片鬱鬱蔥蔥的高粱稈載著一串串飽滿的穗粒隨風搖曳,形成一道鄉村振興的“豐”景線。
高粱訴説著豐收的喜悅,更詮釋著汾酒對品質的追求。據汾酒採供物流中心主任、汾酒原糧公司負責人趙勝介紹,今年初,汾酒集團與汾陽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全力打造高標準釀酒原糧基地。
活動現場,正是雙方共同打造的汾酒釀造專用綠色原糧示範基地,主要種植品種為汾粱30,及技術中心釀酒試驗推薦的高品質純係高粱品種狀元紅,種植面積1000畝,加上周邊集中連片種植共3000畝。
這背後,是汾陽種植高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地處黃土高原地帶,土地肥沃、地下水位較深,灌溉便利,獨特的環境和優越的氣候條件有利於釀酒高粱的生長,汾陽市有2000多年種植高粱的歷史。
正因如此,在汾陽培育出的釀酒專用高粱種子奠定了汾酒的清香純正的基本風格,成為綠色汾酒、品質汾酒的“糧心”之源:據介紹,2023年試驗種植的汾酒高粱——“汾粱30”具有籽大飽滿、産量高、穩産性好、釀造品質好、出酒率高等優點,是汾酒原糧公司和技術中心聯合釀造實驗認定的優質清香型白酒釀造專用品種。
如今,汾酒第一車間已成為汾酒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內核:高粱紅映亮汾酒復興路的同時,也打造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汾酒樣本”。
匯天下好糧為我所用,品質與社會責任兩手抓:汾酒的第一車間成高品質發展引擎
近年來,白酒市場進入了“不缺酒但長期缺好酒”的時代,如何在原材料供應、綠色化轉型等品質保障方面尋求新突破,是頭部酒企的重要課題。
其中,糧為酒之本,持釀造至純、至清、至凈的品質汾酒,從源頭的涓涓細流開始。因此,汾酒自2009年起,將糧食基地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並在10多年間持續強化“第一車間”佈局。
據汾酒集團黨委專職副書記、副董事長李振寰介紹,如今,汾酒原糧基地管理成效顯著,跨越數千公里,以北緯36度到45度的“黃金種植地理帶”為基準,建設了適合高粱、大麥、豌豆種植生産的原糧基地,總規模達到130萬畝以上,形成了“土地一備案+五統一”的原糧基地種植管理模式。
這背後,是汾酒各大原糧基地“勁往一處使”,共同托舉極致原糧品質。活動現場,吉林大川公司基地負責人吳天鵬分享了種植經驗:
其不僅秉承著“好地産好糧,沃土育佳釀”的初心,全面落實汾酒綠色、無公害的指示精神,把汾酒原糧基地真正地建設成為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的原糧基地,為原糧穩定增産夯實了基礎。
不止於此,在大力發展原糧基地、惠及自身品質的同時,汾酒也堅定不移踐行助力鄉村振興的時代使命,抗牢社會責任,帶動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近三年來,汾酒帶動呂梁産區白酒産量增長36.7%;在呂梁、大同、朔州等地種植高粱61萬畝。今年,汾酒與汾陽市政府攜手共建高標準汾酒高粱種植基地,出臺系列惠農政策力挺釀酒高粱産業。
在這個過程中,汾酒原糧品牌化路徑也逐漸清晰:在當下,原糧的優質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産,讓高品質成為汾酒的代名詞,對提升汾酒品質、提升産品附加值、增強消費者認可度方面産生深遠影響,汾酒的第一車間正成為助力汾酒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內核和引擎。
據趙勝介紹,未來,汾酒將圍繞種植區域選址、多元種子培育、基地管理提升等九個維度展開汾酒原糧品牌化建設,同時,汾酒將持續聚焦品種創新,強化品質引領,推動原糧綠色化升級:“確保基地的每一粒糧食都達到汾酒的高標準,確保每一瓶汾酒都能追溯到其糧食的來源,讓品質成為汾酒最堅實的基石。”
循此初心,可抵繁星。正如袁清茂在復興綱領中提出,抓好全産業鏈的管控,以更高標準和要求,用品質美譽度提升品牌忠誠度,是汾酒長週期發展的必然要求。未來,汾酒將繼續以至誠純糧之心,交出品質和社會責任的雙重答卷,一如既往地將至善至美的白酒奉獻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