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印象中國>

飛鶴:“喂”愛守護,堅持“做母親的事業”

2024-08-07 16:06:02

來源: 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在孩子的眼裏,世界最初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也許是乳白色的,有淡淡的乳香,有輕輕的歌謠,還有暖暖的懷抱……

一切應該是明亮的,一如孩子的出生和未來。

從出生後的一個小時,到逐漸長結實的6個月,再到可以搖搖晃晃走路的兩歲,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能夠為寶寶提供全面的營養需求,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關鍵。

經過30餘年的科學引導,“支援母乳餵養”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2024年8月1日—7日,以“支援母乳餵養共建生育友好”為主題的第33個世界母乳餵養周如期而至。值此之際,作為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産企業代表,一直深耕母乳研究的飛鶴發佈最新科研成果——中國母乳中酪蛋白磷酸肽的特性及其與嬰兒生長的相關性研究,該研究成果發佈于國際權威SCI期刊《Food Chemistry》上,揭示了中國母乳中的又一關鍵營養成分特徵。在此基礎上,飛鶴申請的兩項酪蛋白磷酸肽專利為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精準營養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發現,也標誌著飛鶴科研向“更接近母乳”研究更進一步,也為全球嬰幼兒營養研究貢獻了中國智慧。

“更接近母乳的研究”,走在國際前沿

母嬰群體的健康關乎全社會的未來,更關係到國家新一代兒童的健康成長,母乳餵養一直是各國共同關注的話題。由於母體、家庭、嬰兒出生情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部分不能母乳餵養的孩子,需要嬰配粉的輔助。然而,中國的母乳研究起步較晚,缺乏數據、技術的積累,科技創新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

為嬰幼兒提供更科學的營養補充、讓不能母乳餵養或者母乳不足的家庭能夠獲得更可靠的選擇,成為飛鶴深耕母乳研究樸素而偉大的信念。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直截了當道:對母乳研究的投入將上不封頂。“一旦母乳不足或者在沒有母乳的前提下,嬰兒奶粉就是(寶寶的)主食,我們有這種媽媽的責任,換句話來講,我們就是在做母親的事業。”

做母親的事業,研究“更接近母乳”的嬰配粉,需要超乎尋常的耐心和定力。

“科研工作是需要不斷重復、求證的過程。”談及此次科研成果的研發過程,飛鶴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凱風博士表示,“肽在母乳中天然存在,種類有數千種。這項研究(酪蛋白磷酸肽)的啟動要追溯到2021年,最困難的是肽在母乳中很難檢測。我們從母乳數據庫選取不同區域和月齡的樣本進行檢測,經過前前後後超過1000天的不斷調試、檢測和分析,我們首次發現了中國母乳中酪蛋白磷酸肽的結構特點和含量變化規律,併發現高含量食用酪蛋白磷酸肽母乳的寶寶體長髮育更好。更重要的是,我們還發現酪蛋白磷酸肽在免疫調節和抗氧化等方面也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

在探索新成分的同時,李凱風團隊還深入探索了酪蛋白磷酸肽與其他母乳營養成分組合的協同作用,發現該成分與骨橋蛋白(OPN)、雙歧桿菌Bb536的組合功效,並獲得國家專利授權,為産品創新提供研發支撐。

據了解,這項最新母乳研究成果將會應用在飛鶴未來最新一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上,讓更多寶寶喝上更貼近母乳的奶粉。

這並不是飛鶴的第一次“突破”,事實上,近年來,飛鶴在母乳研究及相關的原料開發、産品創新等方面已經取得了“跨越式”的領先。針對母乳中對嬰幼兒免疫力、神經發育有著重要作用的成分,如母乳低聚糖(HMOs)、骨橋蛋白(OPN)、磷脂、DHA/ARA等,飛鶴同樣不遺餘力,在檢測、分析方法上提供行業標準,在營養組合功效上創新探索,取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李凱風介紹,目前飛鶴的母乳研究覆蓋譜係研究、成分研究、生態研究等多維度,動態追蹤母乳成分變化及母嬰健康相互作用等。母乳譜係研究方面,飛鶴在行業內率先運用系統性綜述方法,研究中國母乳中關鍵組分的參考含量、比例及其隨泌乳期變化規律。

多年來,飛鶴持續與北京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多家高校、研究機構聯合攻關,在母乳成分研究方面完成了包括母乳樣本脂質組、蛋白質組、低聚糖、酪蛋白磷酸肽、母乳風味物質、代謝物組、外泌體等在內的十幾個組分的檢測分析,基於BI雲計算技術建立了包含9400余種母乳活性成分的中國母乳成分數據庫,並在《Carbohydrate Polymers》《Food Chemistry》和《Food Hydrocolloids》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談及中國母乳研究現狀,李凱風表示:“現在已經和二十年前由國外主導的情況截然不同了。近幾年,國內成分研究發展迅速,包括母乳成分的檢測及相關規律,都是國內發表的文獻為主。在母乳成分相互作用及母乳生態研究等領域,以飛鶴為代表的中國乳企更是走在了國際前列。”

“研究母乳,要有一顆媽媽的心”

諸多母乳研究成果背後,是飛鶴龐大的母乳數據庫的支撐。

早在2009年,飛鶴開始建立自己的中國母乳數據庫。

彼時的採集過程相當複雜。“哺乳者使用的吸奶器型號、功率要統一;其次,母乳樣品因需特殊冷藏,採樣器具要經受住零下80攝氏度的低溫。”蔣士龍介紹,這對採集時效、設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採集母乳之外,蔣士龍和團隊成員還要進行膳食調查和母子健康狀況調查,記錄哺乳者日常油鹽攝入量、睡眠時長等。而且資訊記錄要細化,比如光記錄“吃了一碗米飯”不行,工作人員還需要記錄碗的深淺大小。

而拿到母乳樣本,僅僅是母乳研究的開始。

而後,飛鶴團隊持續創新檢測方案,開發能夠檢測出新功能成分的技術,現如今,已建立了涵蓋近2萬個母乳樣本的數據,覆蓋27個省自治區市的中國母乳數據庫,為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2年,憑藉持續的科研投入和行業認可的科研成果,飛鶴成為“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於中國母乳研究的新一代嬰配乳粉製造技術研究及示範”項目的牽頭單位。

母乳採集與分析研究,自然是該國家級項目的第一站。飛鶴與上海交通大學及相關機構合作,在黑龍江、山西、山東、湖南、四川、上海、貴州等多省市展開母嬰隊列研究,截至目前採集樣本近1萬例。

“與過往母乳數據庫樣本採集不同的是,本次十四五項目下的母乳採集採用更為動態的採集方式,從孩子出生到六個月期間分階段採集母乳,並收集母親的飲食習慣等生活規律、嬰兒發育狀況等資訊,可以更為直觀地觀察、分析母乳在不同餵養階段的成分變化及對嬰兒生長髮育的影響,更精準地指導配方設計。”飛鶴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母乳採集並非易事,長達半年的採集週期需要孕産婦和醫院的共同配合。為保證採集的母乳符合檢測、分析要求,負責母乳採集的工作人員長年奔波在全國各地,與醫生、新手媽媽交流溝通,在採集樣本的精準性、採集週期的持續性上下功夫。“面對新手媽媽對採集用途的疑惑,經常需要多次答疑、溝通,採集師們花費了很多心思。”

蔣士龍笑道:“研究母乳,一定要有一顆媽媽的心”,事事關心、面面俱到而後傾盡所有。將國內外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每一滴奶中,讓每一個無法母乳餵養、母乳不足的寶寶得到更貼近母乳成分的科學餵養,是飛鶴始終在實現的願景。

“送給孩子的終身禮物”

母乳研究是飛鶴支援母乳餵養的諸多工作的一個環節。作為母乳餵養的倡導者,一直以來,飛鶴關注全國的嬰幼兒營養與餵養現狀,積極開展一系列科普母乳餵養宣傳和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幫助廣大媽媽解決母乳餵養難題。“母乳餵養是送給孩子的終身禮物”,飛鶴相關負責人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説。

開奶、背奶、堵奶、漲奶、斷奶……母乳餵養在實際生活中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僅週期漫長而且過程複雜,如何讓更多人接受母乳餵養?如何讓母乳餵養更加科學?如何幫助新手媽媽樹立科學的餵養觀念……飛鶴深感責無旁貸,必須迎難而上。

早在2011年,飛鶴就聯合國家婦幼保健中心特別推出“中國城市嬰幼兒營養與餵養干預研究項目”,目的之一就在於普及母乳餵養知識,呼籲媽媽們用愛和乳汁哺育自己的寶寶。在該項目開展過程中,飛鶴共下發9600本家長手冊、開展300余場家長講座,涵蓋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等諸多方面,不僅提高了廣大媽媽的母乳餵養意識,也幫助她們掌握科學的餵養方法。

冷友斌表示:“關愛哺乳期女員工備奶需求,以‘新基建’守護母嬰群體,中國飛鶴義不容辭!”為此,飛鶴啟動“愛心驛站”公益項目,首批在北京地區捐建多家母嬰關愛室,每間都在10平米以上,給背奶媽媽帶去實實在在的關懷。

此外,為了做好母嬰服務“最後一公里”,飛鶴對終端服務群體尤為重視。目前,飛鶴線上下已經構建覆蓋全國的11萬個服務網點,線上也有包括星媽會、客服等線上服務團隊,為母嬰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務。自2013年起,飛鶴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細緻的營養顧問培訓體系,對營養顧問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持續提升專業水準和服務能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嬰幼兒健康是關係全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議題。飛鶴在一步步夯實母乳基礎研究的過程中,帶領著國産奶粉不斷向科研塔尖邁進。飛鶴不僅在母乳研究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更通過其公益活動,展現了企業的社會情懷和責任擔當。展望未來,飛鶴將繼續以開放的姿態,與全球共用其科研成果,推動全球母嬰營養事業的共同進步。

【責任編輯:沈曄】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