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非遺

楚雄雙柏縣:校縣合作為“媽媽留在家”發展彝繡産業搭臺賦能

作者:蘇秀虹 尹文娟責編:君君時間:2024-08-05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依託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楚雄師範學院等開展校縣合作,將雙柏彝繡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設計、生産、銷售一系列校園文創彝繡産品,併發動留守婦女和外出打工的媽媽們,居家發展彝繡特色文化産業,通過“小小繡花針”讓“媽媽”留在家,在有效解決留守兒童及留守老人關愛、居家婦女增收等難題的同時,切實將彝繡從“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創造“背著娃、繡著花、養好家”的留守婦女居家就業、坐地創收新路徑。以堆繡技藝技法和綠孔雀、虎文化形象為代表的雙柏彝繡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品牌和對外影響力,全縣彝繡産業2024年上半年産值達360余萬元,為雙柏留守婦女發展彝繡産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技能培訓,促留守婦女精藝

依託《雙柏縣“技能強縣”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繡藝學堂”等培訓項目,統籌南京大學彝繡培訓資金幫扶,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等項目資源,結合常態長效推進“三訪四察五送”工作,對轄區內的因“看護留守、閒散居守、缺技蹲守”等“三守”群體進行摸底排查,廣泛動員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參加各類民族刺繡培訓,擴大繡娘培訓覆蓋面。2023年共舉辦民族刺繡培訓班26期、培訓1136人次;2024年上半年,全縣組織開展彝族刺繡及相關工種培訓1200人次,支出培訓補貼資金105萬元。以非遺傳承人、專業技能認證為抓手,鼓勵彝繡資深從業者建立“傳幫帶”的師徒人才培養,鼓勵“名師帶高徒”“師徒結對子”,激發師徒傳授和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集中培訓學、外出考察學、總結提升學”的模式,不斷擴大彝繡特色文化産業技能人才隊伍,提升彝繡從業人員技能水準。

主體培育,促留守婦女展能

借助南京大學補助彝繡創意經費補助項目,強化彝繡産業經營主體培育,搭建服務平臺,擴寬婦女創業就業渠道,激勵更多留守婦女群眾創業就業。2024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戶,發放貸款515萬元;通過“走出去招商、引進來洽談”等方式,努力招引彝繡企業落戶雙柏,目前全縣共引進巾幗女企業家擔任法人彝繡龍頭企業4戶,州級彝族刺繡(堆繡)傳習所1個,州級彝族服飾傳習所1個,註冊有彝繡企業6家、彝繡專業合作社8個,有繡娘(工)1343人。

能手帶動,促留守婦女出彩

結合雙柏縣彝繡産業發展實際,雙柏縣制定精準的彝繡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對彝繡領軍人才的培養。積極開展彝繡專業農村技術職稱申報工作,加強雙柏縣彝族刺繡專業農村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取得彝繡專業農村技術職稱人員127人(高級技師21人、技師106人);彝族刺繡非遺傳承人17名(州級2名,縣級15名),新增縣級彝族刺繡非遺傳承人2名。同時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將彝繡人才納入“興雙人才”培養計劃,依託同楚雄師範學院婦女聯合會巾幗建功共建協議,由楚雄師範學院為縣域彝繡産業發展提供設計與描繪製圖項目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援,為女致富帶頭人、巾幗女能手提供在職提升及脫産培訓服務,切實幫助彝繡女企業家解決實際困難,留守婦女人才發展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提升。

市場拓寬,促留守婦女增效

利用“彝繡秀”微信小程式、楚雄彝繡數字文化産業園•彝繡産品交易中心、非遺工坊、婦女微家等平臺,開展彝繡産品線上線下展示展銷。不斷加強彝繡文創産品運用,推行“全民找市場、全民找訂單”模式,走出去為雙柏彝繡爭取更多訂單。依託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參與牽頭承辦“雙柏彝繡藝術創意大賽”等契機,努力推動非遺與時尚潮流相結合,對傳統繡法進行創新,設計帶有更多時尚氣息的繡品式樣、構圖,讓普通生活用品華麗轉身為精美商品,推動彝繡向生活、休閒、居家、商務、旅遊等更寬領域拓展。隨著品質提升,爭取到2024年楚雄師範學院錄取通知書彝繡製作訂單加工5000份,並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形成由楚雄師範學院提供文創産品的設計、雙柏縣內彝繡企業製作加工、楚雄師範學院文創公司銷售合作模式,切實為從事彝繡産業的留守婦女爭取了更多更大經濟效益。(蘇秀虹、尹文娟/文   雙柏縣各相關單位供圖)

文章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