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快來打卡蘇州大運河邊的絕美步道

發佈時間: 2021-02-18 17:19:00 | 來源: 蘇州高新區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一條京杭大運河,串聯起千年的歷史與繁華。  

現在,大運河蘇州高新區段又多了一條絕美的步道。

趁著春節假期,挑個陽光明媚的天氣,趕緊來蘇州高新區滸墅關體驗一下吧。

這是一條集文化特色與休閒、觀光、旅遊等功能于一體的高顏值生態綠廊。

(設計圖)

步道總長13千米,東岸7.2千米,西岸4.9千米,進行分段打造,不同主題和風格景觀綠化效果,實現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多角度、多層次融合。  

工業段

古鎮段

城市段

文星走廊

對岸是文昌閣,景墻上面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等文體,利用字體的演變史,向大家展示文化的博大精深。  

天光雲影

以大型文化墻演繹滸墅關的歷史,也是一幅描繪滸墅關未來的繁華圖。  

除此之外,沿途還設有文運廣場、觀景平臺、觀景草坡、時尚驛站場所。

除了生態綠廊,大運河沿線的公園、景觀、體育設施也為這條健身步道增色不少。  

“紅黃藍”三色的彩虹步道,運動元素滿滿,散步在“彩虹路”上心情瞬間就能明朗起來。  

在夜間燈光方面,保留大運河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原有風貌相統一匹配。

老百姓心中“最美步道”當屬淺灣步道坐落在淺灣商業街西、京杭運河東岸,連接著興賢橋、滸關橋、南津橋......串聯起了城市的古韻今風,還原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江南水鄉生活,也成就了滸關人休閒健身打卡的新去處。  

步道兩旁的植物以櫻花樹為主,期待一下好看的步道兩邊櫻花飛舞的美景。

(設計圖)

在滸墅關的運河公園,處處設立著掃碼閱讀展示牌,展示了滸墅關的歷史文化、工業文化、現代農業文化以及居民休閒文化,讓市民在悠閒漫步中便對這座千年古鎮文化有了更多了解。  

而作為蘇州“運河十景”之一的滸墅關古鎮項目正按照做好古跡保護、修復,重現昔日鈔關盛景。  

此外,高新區還將圍繞大運河文化遺産、文旅産業、文化藝術、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大運河文旅融合,積極發展數字文化,培育基於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的新型文旅業態,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體育、商貿、會展等相關産業融合發展,著力構建具有滸墅關文化特點和核心競爭力的運河文化産業帶。  

目前,《蘇州高新區京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正在加緊編制中,隨著項目建設的持續推進,特色鮮明的古運河盛景將在千年水道兩岸再次綻放,滔滔不絕的河水見證了大運河煥發出新的生機。

一起來走走吧,你會發現蘇州高新區不一樣的美。

 

推薦閱讀
“四川造”埃及蘇伊士運河鐵路橋成功試轉 ●四川路橋繼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挪威貝特斯塔德桑德大橋之後,又一座在“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下斬獲的大型橋梁項目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眉靈)3月16日,遠在埃及的四川路橋埃及蘇伊士運河鐵路平轉開啟橋項目部傳來消息:世界最大的平轉橋——埃及蘇伊士運河鐵路橋EPC項目新橋轉動裝置成功試轉,標誌著新橋建設又一關鍵工序完成,即將進入第二批鋼結構安裝施工,距離建成通車再邁一步。項目建設包括在新蘇伊士運河新建鐵路大橋及對舊蘇伊士運河現有鐵路大橋升級改造。該項目也是四川路橋繼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挪威貝特斯塔德桑德大橋之後,又一座在“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下斬獲的大型橋梁項目。
京杭大運河淮安段風光帶春景如畫 近年來,淮安市堅持生態發展理念,不斷加強對京杭大運河岸線的生態保護建設,建有慢行步道、親水準臺、景觀小品等,構建集運動健身、休閒娛樂、交流體驗為一體的濱水景區,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河北香河打響北運河旅遊通航百日攻堅戰 香河縣北運河旅遊通航施工現場,工程機械有序作業。3月11日,香河縣召開北運河旅遊通航百日攻堅誓師動員大會,對北運河旅遊通航工程再部署、再落實。在北運河的岸邊河灘地上,上百輛工程機械有序作業,挖掘機、推土機轟鳴聲震耳欲聾,重型卡車來回穿梭……香河縣北運河旅遊通航施工現場,工程機械有序作業。
今年下半年揚州運河三灣景區將現兩大新景觀 大運河非遺文化園已全面開啟建設,計劃今年7月開放在大運河博物館東側,又一項重點工程項目、國家文化公園三灣核心展示園大運河非遺文化園已經全面施工建設。大運河博物館最後一座塔吊拆除,土建全部完工日前在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看到,工程最後一座大型塔吊已經拆除,這標誌著大運河博物館建設大型施工畫上圓滿句號,土建全部完成。日前現場採訪時看到,如今在運河三灣風景區,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及附屬工程最後一座塔吊已拆除,土建全部完工,開始全景呈現。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