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益陽市大通湖區:溝渠經濟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源”
作者:陳晗 嚴小平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6-04 16:37:04責任編輯:

一株株中藥材緊相連、一條條道路闊又寬、一座座新居靚麗整齊、一個個村民展笑顏……在大通湖區河壩鎮老河口村,産業興旺與美麗鄉村相互交融的和美畫卷,正和著鄉村振興的號角聲,在這片沃土上徐徐鋪展開。

近日,走進老河口村,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讓人眼前一亮,道路兩旁、房前屋後滿眼蔥蔥郁鬱、五彩繽紛,通村道路栽種的綠化苗木整整齊齊映入眼簾。美人蕉在火熱的夏季盛開,遠處觀望,美人蕉枝葉茂盛,花大色艷,濃郁的綠葉與金黃的花朵相互映襯,婀娜多姿,美麗迷人。美人蕉旁邊的枳殼樹四季常青、樹形優美,不僅具有綠化美化環境的功能,還是一種中藥材,醫用價值很高。我區的氣候、土壤條件極其適合枳殼樹的種植,是農村鞏固脫貧致富的“發財樹”,枳殼作為大宗中藥材,市場需求較大,銷售價格比較穩定,市場潛力巨大,枳殼是實現鄉村産業興旺、村民增收的“金果子”。

據了解,2023年開始,河壩鎮老河口村村支兩委通過村民議事會商議後,將13公里排灌溝渠全部收回村部所有,並引進園林綠化公司分別種上枳殼、香泡、紫薇、櫻花等名貴苗木。近年來,大通湖區緊緊抓住春季植樹綠化時機,通過在各鎮村的鄉村道路綠化工程,共綠化241.27公里,栽植枳殼13000余棵、脆梨3600余棵、茶花800余棵,以及垂柳、木槿花、紫薇、桉樹、烏柏、樟樹等9000余棵。植樹造林“三分種、七分管”。在後期管護中,我區強調種管並重,建立長效機制,把綠化管理、樹木養護等有關要求在納入村規民約中加以規範,目前,我區在全面提升生態綠化意識、養成健康文明新風的同時,有效激活了轄區苗木花卉産業的發展。通過全域的綠化和整潔的環境為和美鄉村建設增添了綠色底蘊,共同繪就一幅黨建強、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