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益陽大通湖區360斤“大眼幼體”蟹苗下塘培育
作者:郭建華 昌詩琴 劉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5-10 13:58:12責任編輯:

初夏時節,清風拂面,5月9日,360斤“大通湖1號”“大眼幼體”蟹苗經過長途跋涉,從江蘇射陽育種基地回到大通湖大閘蟹産業園老家。

“大通湖1號”大眼幼體 史雨/攝

剛孵化出來的“大眼幼體”蟹苗雖然還只是米粒大小,但一個個生龍活虎,爭先恐後涌入到蟹塘內與家鄉水來個親密接觸,後續的日子裏,它們將在蟹塘內慢慢成長,待到變成扣蟹,來年會重新安排住處脫殼長大,血統純正的“大通湖1號”大閘蟹到明年九、十月份就會爬上市民的餐桌。

投放“大通湖1號”大眼幼體 王玉潔/攝

投放現場,大通湖區舉行了簡約不簡單的“大通湖1號”蟹苗投放儀式,來自上海海洋大學的教授王成輝從“好區位”“好水體”“好種源”“好模式”“好效益”“好年成”等六個方面發表精彩致辭,對我區大閘蟹産業的發展充滿期待。區委書記王新宇參加並宣佈啟動儀式正式開始。

儀式現場 史雨/攝

據了解,大通湖區地處“洞庭之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河蟹之鄉”,這裡出産的“大通湖大閘蟹”是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中國“十大名蟹”之一。因其鮮美的口感、結實的個頭備受各地食客的喜愛。為打造全産業鏈、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大閘蟹品係,2023年11月25日,經上海海洋大學王成輝教授育種團隊精心挑選,我區首批200隻親本蟹送往江蘇射陽育種基地進行代培繁育,成功培育出“大通湖1號”本地大眼幼體蟹苗。今日“回歸”後將歷經13次脫殼、16個月的培育,到明年金秋十月大批量上市。目前,大通湖區作為湖南省唯一一個從源頭上做大閘蟹種育的地方,對於提升大閘蟹品質,推動大閘蟹養殖産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悉,今年全區擬計劃新增大閘蟹養殖面積5000畝以上,畝産量預計15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