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大通湖水上春耕“種草”忙
作者:嚴麗 陳晗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3-25 15:16:40責任編輯:

“今天的菱角種子剛剛從安徽運過來,我們安排了2條船撒播,今天必須撒到大湖裏,確保它的成活率。”3月21日,在益陽12.4萬畝的大通湖水域,大通湖生態公司水草種植隊隊長王斌正安排10多名工作人員忙著種植水草,三天內要完成今年第一批水草菱角的種植,共6.25萬公斤。

王斌是益陽市大通湖區的“漁二代”,今年53歲,他以前靠捕魚為生。2018年,大通湖區啟動大湖水環境治理,所有沿湖精養魚塘全部要求退養轉型,並全面啟動水草種植。大半輩子都在從事鮮魚養殖的王斌率先響應,在政府的引導下,通過種水草,生態“養水”+天然套養的方式,成功轉型上岸。

種植第一批水草的河壩鎮沙堡洲村村民廖臻是益陽市大通湖區的“漁三代”,今年33歲,他負責開船,以及船的維修維護。這幾天,他每天早早的把船檢修好,再把菱角種子分裝到船上,運送到指定水域撒到湖裏。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他説“菱角是今年種植的第一批水草,每天種植1.5萬公斤,一共種6.25萬公斤。接著還會種植穗花狐尾藻、苦草、輪葉黑藻、金魚草等水草,進行大通湖水中復綠修復。”

工人在進行第一批菱角等水草種植

“好蝦好蟹必須有好水。”王斌説“菱角可以吸收水裏面的氮磷等有機物,讓氮磷導致的水體富養化逐漸降下來,吸附水中的雜質,同時還可以防浪,這樣就可以保護別的水草生長,讓湖水逐漸變清澈。” 王斌堅信,總有一天,大通湖會回到記憶中的模樣。

水草被當地人稱作是“環衛草”“黃金草”,種草還可以賣錢,市場潛力大。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通湖區通過引導農戶開展“水草+大閘蟹”“水草+小龍蝦”的種植養殖模式,農戶畝均收入過萬元。

這幾年,大通湖大湖和魚塘全部種上水草,使水質得到改善,為大閘蟹和小龍蝦養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漁民陳新傑就是收益者,2023年他通過“水草+大閘蟹”種養模式,養殖大閘蟹面積25畝,收入純利潤達18萬多元。“政府和生態公司送草種、送技術,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陳新傑説“放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現在,大通湖生態公司種植的水草不僅能滿足大通湖自身治理需要,還對外銷往湖北、安徽等地。目前,每畝水草産值8000元左右,平均利潤3000元。2023年,大通湖區按照《2023年大通湖水環境治理工作方案》,共種植鮮草141.7萬斤,種子6.33萬斤,挺水植株350376株,水草産值500萬元。

從治水的“工具草”,到生財的“水黃金”,大通湖區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品質發展“雙贏”,並叫響城市新品牌——“洞庭之心、水草之都”。

從“水下荒漠”到“水下森林”,如今,大通湖已經有40多種水生植物,環境越來越好,百姓的生活幸福感越來越強,大通湖迎來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