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益陽南縣:四弦齊奏引鳳來 就近就業保民生
作者:何世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1-20 13:55:48責任編輯:

近年來,南縣通過“嚴整治、智招聘、暖服務、創品牌”四項舉措,全力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探索出縣域就近就業新路徑。

一是“嚴”弦清氣象,專項整治成效新。今年,縣人社局聯合市監局、民政局、教育局、殘聯等8個部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專項整治,檢查6家機構的辦學許可證、培訓工種、師資品質等情況,核查2019年以來394期培訓班和16971份學員檔案資料,實現機構、人員、資金、證書“四個全覆蓋”。排查出“課時不達標”、“後續服務不達標”等13個問題,均已督導整改到位。強化整治成果運用,製作且發佈了“一圖一手冊一公告”。截至目前,南縣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的審計疑點數據“全面清零”、無重大要情案件發生,培訓機構更規範、培訓課程更科學、培訓品質更厚重。

二是“智”弦平幽壑,求職就業渠道新。搭建智慧化招聘平臺,成功培育“湖南省首個縣級資訊化人力資源市場”,設有50平方米的數據中心、40個智慧招聘展位、30個標準招聘展位,智慧大螢幕動態播放、實時更新崗位和薪資等資訊,滿足企業招聘與群眾求職雙向需求。製作數字化用工臺賬,數據庫收集全縣務工人員資訊2.7萬餘條、用工企業資訊482家。打造資訊化就業矩陣,通過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舉辦網路招聘和直播帶崗500余場,線上發佈招聘資訊5000余條,線下同步推進“點對點幫扶”等就業服務。近年來,通過“智慧招聘”累計成功介紹就業1萬餘人次,有效打破“企業崗位找不到人、群眾找不到崗位”的資訊壁壘,南縣在2022年被評為“湖南省創業帶動就業示範基地”。

三是“暖”弦春田壟,送課下鄉服務新。以産業需求為導向,結合群眾就業意向,開展“點單培訓、送課下鄉”,制定了涵蓋水生動物飼養工、農産品食品檢驗員、農機修理工、家畜飼養員等熱門工種課程,培訓班下沉到基層一線,專家教授在家門口上課講理論、下田間答疑教實操,交流生動接地氣、內容務實有成效,方便統籌生産與學習,後續跟進服務到位,收穫群眾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南縣累計舉辦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9期2399人次,創業培訓23期775人次,均完成目標任務的120%,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務且排名第一。

四是“創”弦裕萬家,勞務品牌發展新。近年來,南縣立足區域優勢,以稻蝦産業為抓手,創建“南縣稻蝦種養工”省級特色勞務品牌,傾斜政策、資金、服務等資源,累計開展稻蝦産業技術種養培訓班216期共2.4萬餘人,“傳幫帶模式”發展稻田小龍蝦養殖能手3萬餘名,扶持稻蝦上下游相關企業157家,培育稻蝦主題餐廳400多家。截至目前,南縣稻蝦全産業鏈帶動13.8萬群眾實現就近就業,通過勞務品牌建設,進一步深化了三産融合水準,提高了圍繞稻蝦産業的經濟、生態、文旅等綜合價值,形成了産業發展與就業保障的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