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益陽:國防教育進校園 把“紅色種子”植入“學子心田”
作者:王劍 余吉原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9-27 15:34:18責任編輯:

“我真想替郭玉東叔叔上戰場,用自己的身體堵住軍艦上的彈洞……”“等我到了18歲,我也想去當兵,帶著自己的夢想,不斷迎風而上、破浪前行……”學生陳薏茹與賀燦在國防教育課上激動地與謝淩雲進行互動交流。

9月22日,益陽安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優秀退役軍人謝淩雲在益陽市綜合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課,目的為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國防意識與國防觀念,激發學生愛國擁軍熱情,切實將“紅色基因”得以在校園傳承發揚。

“同學們,大家好!我叫謝淩雲,是地地道道的安化伢子,曾服役于南部戰區海軍某部,從軍16年裏,先後取得了國家廣播電視協會軍事節目、中國人民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畢業證書,執行過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博鰲亞洲論壇、中國海軍第27批亞丁灣護航、出訪北非三國等重大任務拍攝與現場報道,在國家級媒體發表新聞近千條,榮立三等功3次。先後以央視記者身份隨主戰艦艇編隊6次跨越赤道,足跡遍佈亞洲、非洲、歐洲、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程17萬多海裏,相當於環繞地球7圈。今天,我以‘樹立遠大理想·報效偉大祖國’為主題,給同學們上一堂國防教育課……”謝淩雲認真地進行自我介紹。

“同學們,剛剛我們觀看了海洋科普紀錄片,為大家解開了海洋的神秘面紗,接下來給同學們講述一位‘黃繼光+邱少雲’式的‘雙料英雄’。在1974年初的西沙海戰中,敵軍的一枚穿甲彈從側面擊穿389艦艦體,正在運送彈藥的他不及閃避,被彈片擊中,導致身體重傷。此時海水通過彈洞正在急速涌進艙室,緊急關頭,他顧不上全身的傷口,迅速脫下衣服裹住堵塞閥塞進彈洞,用後背緊緊堵住洞口。剛松一口氣,更大的危機已經到來,由於敵軍猛烈地進攻,導致彈藥艙起火,引起爆炸,火勢迅速蔓延到了他這裡,他沒有絲毫猶豫,決定用自己的生命去守護其他戰友,咬牙忍受著烈火灼燒,直至戰爭取得勝利。最後,戰友們沒有找到他的遺體,找到的只有一個人體油脂燃燒後留下的人形印記。請同學們記住這一天,1974年1月19日,389艦代理給養員郭玉東在西沙海戰中光榮犧牲,犧牲時年僅24歲……”謝淩雲哽咽著對同學們説道。

授課中,謝淩雲結合自己的軍旅生涯,採取講述英雄故事、圖文影像講解、現場互動交流等授課形式,為同學們介紹了海洋與人類的關聯、海權與國家的命運、海軍五大兵種、海軍與海盜等方面內容。同學們聚精會神、認真聽講,互動時紛紛舉手搶答問題,課堂氛圍和諧濃厚。

“謝班長,我們學校的前身是原益陽縣第八中學,1983年改為職業中專,是益陽市示範性(重點)中專,也是益陽市赫山區唯一一所國有職業中專,舉辦職業教育近40年來,為社會培養輸送了近萬名技能人才。學校既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更注重師生德育品牌引領,我們將以此次授課輔導為契機,今後更加緊密地與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溝通聯繫,建立具有全員性、長期性的國防教育工作體系,不斷創新教育模式,豐富教育手段,培樹全體師生愛黨愛國愛軍情懷。”益陽市綜合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德育副校長莊國慶與謝淩雲進行交流。

益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姚雪華告訴記者,廣泛、深入地開展國防教育,有助於增強全民國防意識,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全民的愛國之情、憂國之心、報國之志。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優勢,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抗戰老兵宣講、國防教育進校園、國防教育圖文展示等活動,持續為愛國強軍事業貢獻退役軍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