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益陽南縣:推進集體經濟商標註冊,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作者:彭輝虎 何莉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1-16 15:50:41責任編輯:

“廠房正在裝修,預計還需一個星期左右。”11月15日,南縣中魚口鎮中富村支部書記彭再紅接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回訪電話,提到該村集體經濟商標申請註冊的進展時連連道謝,“太感謝了,正因為有你們的幫助,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節省了大量時間。”

據悉,中富村歷來就有種植油菜的傳統,種植面積達近2000畝,但大多以“個體散打”的形式存在。為打破這種“多、小、散”的格局,村委決定將現有1家的榨油作坊整合成該村的集體經濟項目,以壯大集體經濟收入助力鄉村振興。早在一週前,彭再紅就如何高效快捷註冊商標一事前往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諮詢,得到了有關工作人員的熱情耐心釋疑。

熟知並非真知。彭再紅回村後便開始著手走申請註冊流程,但在某些數據填報、材料佐證方面拿不準、吃不透,正犯愁之際,迎來了數位到府服務的“客人”。原來,考慮到非專業人士,一次性將申請註冊的相關資料備齊備準確存在一定難度,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張波得知情況後,迅速組織智慧財産權股、食品生産股等業務股室精幹前往中富村進行精準走訪、實地考察,詳細了解榨油項目生産經營狀況,對集體商標申報流程、申報材料等方面進行紓難解困,提出具體可行的指導意見,以幫助項目儘快落地投産,強力帶動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

“集體經濟商標的註冊和使用,不僅可以實現農産品經濟價值的提升,更能助推傳統農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張波表示,下一步將通過創新宣傳方式、加大政策扶持、精準走訪服務等多種舉措,進一步加快推進地理標誌培育和保護工作,把南縣産業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和富民增收優勢,讓村民更多的享受到智慧財産權帶來的經濟效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自去年以來,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用好一件地理標誌、做好一個品牌、發展一個産業、造福一方百姓”的要求,高度重視集體經濟商標培育,積極鼓勵村集體參加“益”字號品牌推廣和銷售。目前,該縣浪拔湖鎮南紅村“洞庭鴻運”、青樹嘴鎮沙港市村“翠蔓青樹”和“翠蔓青木”、華閣鎮華南村“華南創康”和“汀頭”等系列商標,已成功向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提交商標註冊申請。

工作人員現場了解情況,對申請註冊集體經濟商標提出指導意見

工作人員現場了解情況,對申請註冊集體經濟商標提出指導意見

工作人員現場了解情況,對申請註冊集體經濟商標提出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