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包袱”變“財富” 益陽沅江市治理秸稈焚燒有新招
作者:鐘祖彪 孫帆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20 14:01:10責任編輯:

又到豐收季節,洞庭湖平原上收割機搶收顆粒飽滿的晚稻,也留下了一地的秸稈。以前,這些秸稈被農戶焚燒,污染環境。沅江市為此出新招,將這些讓農戶背不住的“生態包袱”變成了“綠色財富”。

在沅江市泗湖山鎮朱馮村廣袤的田野上,一台造型別致的收割機正在搶收晚稻。只見這臺收割機將稻草齊茬兒割下,稻穀被乾淨地收入穀倉,稻草則絲毫無損地擺放在稻田裏。這臺收割機是泗湖山鎮馮鑫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機械。馮鑫農業專業合作社除了從事農業生産,還開展秸稈的回收。這些收割下來的長稻草被送往酒廠,獲取不菲的效益。

沅江市馮鑫農業專業合作社副總經理陶建兵告訴記者:現在收購的稻草有四條出路,第一條送酒廠,那是價值利益最高的,但是規格較高,長度七十釐米以上。主要送到茅臺、五糧液、郎酒、習酒等國內幾個著名的大酒廠。第二條出路是銷往雲南、貴州等地的飼養場;第三條出路則是運往大西北,用於治沙工程;第四條出路則用於鋼廠的鋼材草墊製作。像這些地方對稻草的使用沒有上限,只要品質達標即可。

馮鑫農業專業合作社承包了村裏1500多畝稻田,專業從事農業生産。沅江市實施生態治理,禁止農戶秸稈焚燒,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傳統農業生産中秸稈一燒了之的方式再也行不通,農業秸稈似乎成了農戶的生産包袱。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援下,馮鑫農業專業合作社決定開展秸稈的收購。他們派出人員到外地取經,逐漸摸清的秸稈的銷售渠道。一部分銷往雲貴的酒廠,一部分銷往雲貴飼養場,一部分銷往西北用於治沙,還有一部分則銷往鋼鐵廠。牛刀小試,第一年,他們承包了村裏的3000畝稻草收購,到年底,發現除去成本還略有節余。隨後他們不斷擴大收購面積,同時創新收購方法,安排自己的收割機到府為農戶服務,別的合作社要70元一畝,他們就只要40元,然後安排自己的打捆機到農戶的稻田收取稻草。同時安排這些農戶為合作社的稻草打捆,一天下來,也有幾百元的收入。

農戶曹國安站在自己的稻田上,一邊彎腰捆束稻草,一邊講述著自己的種田經歷。他表示:原來種田,秸稈都是放火燒荒,污染了空氣。現在公司收購稻草,他幫著打捆,一天也能夠收穫兩三百元錢,可以説是多方受益。

今年,馮鑫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收購範圍開始擴大到共雙茶垸,服務面積達2.4萬畝,其中收購長稻草5000噸左右,飼料草14000噸左右。當地黨委、政府眼看秸稈收購規模越來越大,有利於當地的秸稈禁燒,在加大秸稈禁燒宣傳的同時,也幫助合作社爭取到稻草貯存用地,建起了嶄新的倉庫,為合作社下一步的擴大規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合作社發展,受益的還是當地農戶。每天下午,陶建兵手持厚厚一摞鈔票,為前來送稻草的拖拉機稱重、登記,一天下來,這些鈔票就會分發到這些拖拉機手和倉庫打包工人的手中。最多一天發放工資達12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