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益陽赫山菱角岔村:農文旅融合 鄉村旅遊風生水起
作者:王新鳳 孫毅 彭利圓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17 12:25:34責任編輯:

閒置的農房搖身一變成了鄉村民宿,尋常的水田阡陌、草木林湖轉眼間成了假日風光,昔日並無出眾之處的田園村莊成為網紅打卡地,其間的距離或許就是一張著眼高遠、落地可行的規劃藍圖。

近年來,益陽市赫山區泉交河鎮菱角岔村以“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為特色,依託獨特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豐富的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産業,全村旅遊産業顯露出蓬勃發展的好勢頭。

盤活資源精準培育“共富”産業

鄉村去多了,很多遊客認為鄉村旅遊大同小異:“花開了,在田裏拍拍照,然後吃吃農家菜,最多住一晚。沒有再次去遊玩的慾望。”

對於鄉村旅遊的“瓶頸”,菱角岔村又是如何破解的呢?答案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特色鄉村旅遊。如何在當前的鄉村旅遊産品中結合本地文化和旅遊資源條件,培育核心競爭力,增加遊客的參與度、提升體驗感,成為在日後市場競爭中“活下去”“勝一籌”的關鍵點。

菱角岔村自然生態條件優良,村域境內擁有菱角岔湖泊和幾十個水塘,圍山渠貫穿整個村域,人工運河新河可連湘江,水産資源豐盛。豐富多樣的水資源為旅遊項目的開發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

菱角岔村黨支部書記陳楚如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他們村有著別具一格的三色美食文化:首先是土色。農家菜定位於大眾化,講究“好吃不貴,精細實惠”,做到時尚、味美、價廉。“土”是農家樂飲食的最主要的原則,不僅保持了農家樂飯菜原汁原味的味道“土”,而且連食具和吃飯的環境也做到“土”。

其次是綠色。全國人民都在提倡吃菜要吃無公害的,吃肉也要吃“綠色兒”的,村裏農家樂更是發揮自身的優勢,打好綠色生態牌。不僅原料是綠色的,在加工製作上農家樂也追求“綠色、營養、健康”。

最後是特色。借助菱角岔特色農副産品和養殖産品,突出特色化,差異化。餐飲特色就是提高回頭率的主要途徑。村內充分挖掘具有菱角岔本地特色的食品,從食的方面體現文化的吸引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合理利用了當地的資源。

延伸産業聚力打造“共富”生態

成功的鄉村旅遊是一根扁擔,一頭挑起市場和遊客,一頭挑起産業和村民。

結合生態資源和地域特色,菱角岔村發展鄉村旅遊産業,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在幫助當地群眾致富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長常北線高速濘湖互通入口進入,沿著秀美的新河一路往東,拐進一條兩旁長滿紫薇花的鄉間小路,再直行3分鐘左右,便來到了園緣原有機農莊。在這裡,記者看到,無污染的水土條件、原生態的種植方式,各種時令蔬菜為蕭索的冬天增添了一抹盈盈綠意,自然氣息撲鼻而來。

“我們是一家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智慧農業、休閒農業相結合的農莊,目前已種植豆角、絲瓜、辣椒、西瓜、香瓜等果蔬品種達50余種,購買種豬、自孵雞苗,共投入資金980余萬元。”據農莊負責人蔡新輝介紹,該農莊帶動了當地30人就業,下階段農莊將主要進行溝、渠、路、水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將此項目打造成菱角岔村美麗村莊建設新亮點。

依託良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農産品優勢,菱角岔村各類主題農莊應運而生。園緣原家庭農莊、當兵的人家庭農莊、楚魚家庭農莊等各具特色,主要有休閒垂釣基地、綠色蔬菜種植基地、無公害魚類養殖基地、原生態家庭廚房等,並成功開發了“菱角岔烤魚、菱角岔鳳幹魚、菱角岔醉魚”等有機水産品,産品深受市場歡迎,常常供不應求。

2020年,菱角岔村旅遊人數為75萬人次左右,旅遊綜合收入達到4500萬元左右。近三年來,菱角岔村年平均旅遊年接待遊客人數為64萬人次左右,旅遊收入平均增速達到30%,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部分村民圍繞旅遊配套功能做文章,開起了民宿、時尚餐飲店、鄉村 KTV、土特産銷售店、農家樂等鄉村新潮店,拓寬了就業創收的渠道,增加了收入,實現了在家門口“創業”。

文旅共振創新引領精神“共富”

作為清代名臣胡林翼的故里,菱角岔村人文薈萃,文化積澱十分深厚。在這裡,無論是圍湖造田還是在汛期的抗洪搶險,嘹亮的夯歌號子和在風裏雨裏堵沙眼、搶斷堤的人墻,都會讓人覺出一種不屈不撓的氣概。

同時菱角岔人的田園牧歌式的浪漫又是這種民俗文化的另一面。忙時務農,閒時唱戲,逢年過節邀幾戶人家就可以唱一台大戲。傳統民俗文化展示在這裡上演,不僅有花鼓小戲可賞,還有益陽彈詞可聽、皮影戲可看,各具特色。

通過舉辦各類大型活動,菱角岔村打響了“智慧農業”的旅遊品牌。2018年、2019年、2021年,菱角岔村三次承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對外展示益陽市的“鄉村新貌”,以及農民增效增收、生活小康的美好畫卷。同時也將中億農業多彩稻田、智慧農業雲平臺、護農網上商城等益陽智慧鄉村建設成果,展示在全國人民面前。

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菱角岔的漁獵文化。每年菱角岔休閒農莊都會舉辦熱鬧非凡的楚如捕魚節,逐漸成為了當地的一項熱門旅遊産品。“我們舉行這種捕魚活動會保證捕到的都是五年以上大魚,這樣才不會竭澤而漁。在捕魚的同時,也會注意保護生態環境,這樣的傳統才會經久不衰的流傳下去。”陳楚如説。

12月14日,湖南省文旅廳、省發改委公示了擬入選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名錄的村鎮名單,菱角岔村成功入選第三批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

談及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陳楚如表示,菱角岔村將以獲評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為契機,以長沙、益陽為核心客源市場,主打生態漁業,結合農業觀光與休閒,通過引擎項目帶動,將菱角岔村打造為洞庭湖地區以現代農業生産基地為支撐的“具有湖鄉特色,集休閒、度假、觀光于一體的生態智慧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