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星方面的貢獻
據統計,中科院承擔有關衛星研究試製項目的研究所、工廠約有 60 個。自 1968 年 1月起,衛星研製的主持工作以及主要承擔衛星研製的中科院 651 設計院、701 工程處、衛星總裝廠以及位於陜西在建的衛星裝配分廠、西南電子學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一部分等劃撥給國防部門,成為國防部門組建空間技術研究院和跟蹤觀測臺站網的重要基礎。
衛星本體和技術抓總
1958 年,中科院成立了“581 組”和 3 個設計院,在京西賓館開展工作,並在北京北郊安裝了高空模擬實驗設備。“581 組”幾乎每週都要召開 1—2 次會議,討論解決一系列問題。1959 年,中共中央決定暫停衛星研製工作後,中科院集中力量研究試製運載火箭、各種高空氣象探測儀器、地面接收系統,並在安徽建立了探空火箭試驗場。
1965 年 9月,中科院組織召開第一顆衛星方案論證會。大會自 10 月 20 日開始,歷時 42 天。參加會議的有七機部、四機部、海軍、陸軍、空軍、炮兵、國防科委、國防工辦、國家科委、總參部、通信兵部、郵電部、發射基地等相關單位的 120 余人。會議論證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技術方案、進度計劃和條件保證,以及分工協作和技術管理辦法。中科院提出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總體方案、衛星本體方案設計提綱和地面系統方案。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承擔了衛星儀器艙底座和衛星用密封圈的研製任務。儀器艙底座結構形狀複雜,製造困難。化學研究所採用當時國際先進的複合材料製成的底座,承受了衛星的主要載荷,並經受超重、噪聲、空間輻照等嚴酷考驗。該所研製的密封圈,用於衛星,經地面檢漏、飛行試驗,實際性能遠遠優於設計指標。
1965 年,中科院有機所和硅酸鹽研究所分別開始研製有機溫控涂層和無機溫控涂層,為“東方紅一號”衛星採用自然平衡的被動式溫度控制方案作出了貢獻。有機所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出了高輻射有機溫控涂層,涂于衛星殼體的內表面,起絕熱作用;電化學陽極氧化方案,是國際公認的技術難題,但中科院硅酸鹽研究所採用該方案,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出了用於衛星外蒙皮的無機溫控涂層。
1965 年,中科院對其科學儀器廠進行改建擴建,使之成為衛星總裝廠。為滿足衛星有關試驗、加工任務,在一號廠房建立了溫控涂層大面積鍍金工藝、星體封頭成型工藝、衛星蒙皮焊接工藝等試驗室。1967 年 12 月,建成 3 000 平方米的衛星總裝車間。至 1967 年底,全廠職工已達 1 230 名,其中科技人員 415 名、技術工人 630 名;另有機床設備 300 余臺。科學儀器廠的改建擴建為中國第一顆衛星上天提供了重要保證。
1965 年,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承擔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微波信標機研製任務。1966 年 2 月,信標機研製正式開始。該所應用了其研製的變容二極體和階躍二極體,于 1965 年 7—8 月完成一台草樣機,實現元器件全部國産化。1968 年底,試樣機全面達到任務指標;1969 年 10月,通過驗收並交付使用,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成功作出了貢獻。
1966 年,中科院新疆物理研究所開始研製衛星溫控用熱敏電阻。該所成立了專門小組,圍繞“651 任務”開展工作,完成的各型號熱敏電阻在“東方紅一號”衛星上使用時,性能優秀、穩定可靠。
地面觀測系統
1966 年 2 月,陳芳允主持編寫了《衛星地面觀測系統方案及分工建議》的報告。1966 年 3 月 4 日,國防科委確定由中科院負責衛星地面觀測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工作。5 月 3 日,中科院 701 工程處組建,由陳芳允負責,承擔衛星地面觀測系統的總體設計、臺站選址、勘探和建設、觀測人員的培訓,以及全國臺站網的安裝、調整和聯繫運作等。
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電離層研究室周煒在“和平一號”地球物理火箭探測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設備簡單、造價便宜、研製生産週期短的多普勒測速系統方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數學研究所、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用 119 機進行了模擬計算,為多普勒測速儀獨立測軌提供了確切可靠的依據。1966 年 2 月,確定採納以多普勒測速儀為基礎建立地面觀測系統這一方案。該系統向世界準確發佈了衛星軌道預報。這一方案體現了中低軌道衛星測軌系統的中國特色。
“文革”開始後,中科院衛星測控系統劃歸國防科委,國防科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管 701 工程處。1967 年,陳芳允從中科院調入國防科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六部,參加衛星測控系統的方案論證和總體設計工作,制定了測控站的佈局和建設的技術方案,組織革新了多種測控設備。1968 年,陳芳允和中科院合作研製成功以多普勒測速儀為主的我國第一代衛星測量系統。
結語
總得來説,在“兩彈一星”的研製過程中,中科院承擔的任務主要在 7 個方面:理論研究和機理分析驗證;探索新技術途徑與新方法;研製與整機配套的元件、部件和材料;研製儀器設備;現場協助解決技術問題;培養人才,輸送人才;推廣新技術、新方法。中科院在“兩彈一星”工程中功不可沒,是低調的幕後英雄。(作者:劉艷瓊,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