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學城的興起(1951—1999年)

發佈時間:2019-09-11 09:54:26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楊小林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中關村,科學城,電子一條街,體制改革,新技術産業開發試驗區

中科院的體制改革與我國第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

從中關村的科技人員下海創辦科技企業,到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科技促進生産力發展始終受到科技界、經濟界、理論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1983 年 11月下旬和 1984 年 3 月下旬,國務院在北京先後召開了兩次“世界新的産業革命與我國對策”討論會。中關村地區由於智力密集區的優勢,得到不少與會學者的關注。在第二次會上,中科院趙文彥、陳益升、柳懷祖、唐世耀、馬幼芬 5 位學者提出“應該借鑒美國矽谷和我國經濟特區的經驗,充分利用中關村智力資源,建立科技特區的建議”,具體為:①國家應把這個地區的技術工作作為一項緊急的戰略任務加以考慮,列入“七五”規劃和北京市總體規劃。②在國家重點支援下,在這個自然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和知識最密集的地區,利用現有條件,結合引進技術,建立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型高技術企業群。建設這種企業群,花錢少,見效快。在半導體研究與生産、電腦硬體和軟體的開發、大型精密電子儀器和測試設備、新材料的研製與生産、尖端技術的開發與利用以及生物工程技術的開發等重大科技領域,帶動全國技術生産水準的提高。③打破部門所有制,實行學校、科研機構向社會開放,建立教學、科研、産業部門互相滲透的新體制;學習經濟特區的建設經驗,採取特殊政策,建立科技特區。④清理研究課題,實行人員流動,教學和科研單位實行客座制,允許科技人員兼職,促進科技人員(特別是中年科技人員)利用自己的專長,從事技術開發事業。⑤鼓勵教學、科研人員以個人或集體的形式,承包國家任務,創辦工廠企業,進行技術諮詢服務,消化引進技術,技術培訓,科技出版事業等。⑥對於智力和技術的開發工作,輿論上要加以鼓勵,政策上要加以支援。對於技術開發者的工作待遇,採取逐步過渡的辦法,凡是開發收入穩定並超過原工資者,在原單位即行留職停薪;對於病殘或到期退休者,或因故不能繼續參加開發工作者,可以回原單位,並享受在職幹部同等待遇。總之,要盡力解除技術開發者的後顧之憂。對於為社會作出貢獻者,要加以表彰。⑦創辦“中關村高技術開發公司”。近期重點放在開發電腦軟體、精密機電儀器、高級醫療器件、生物技術方面。國家可以作為試點,給公司以充分自主權。公司成立董事會,實行經理負責制。資金來源可以向國家部分貸款、引進外資、自籌資金、實行股金制。公司可以實行特殊的人事制度和公司制度,有權決定人員錄用與解聘、工資等級及其升降。公司可以直接對外,與外商聯繫業務。公司不需要國家投資,3 年後還清貸款,5 年後以繳納稅款的方式為國家作貢獻。

1984 年 3 月 28 日,“世界新的産業革命與我國對策”討論會會議秘書組整理的書面材料以《充分開發中關村地區智力資源,發展高技術密集區》為題刊發在《會議簡報》第 36 期上。4 月4日,新華社《經濟參考》頭版頭條套紅標題轉發了這一建議。該建議,引起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的重視,要求有關專家研究和論證。很快,這份建議得到全國學術界,尤其是首都科技界的支援。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宦鄉,在給中央的信中第一句話就是:“我認為中國科學院幾位同志的建議是值得重視的,可以採納的。”並且針對當時的形勢提出了“中關村地區已經有一個現成的科學城架構,只要下決心對它進行規劃和調整,加強有關各部、廠、科學院、各研究所之間的分工和協作,就有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我國最大的新技術研究和開發區。”中科院 5 位學者的建議,對促進中關村地區智力資源開發、建立中關村科技園區起了先導作用,並且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建立和發展。

至此,中國該不該圈定一個高技術開發區,高技術開發區按什麼模式發展,應採取什麼樣的政策,以及應具備哪些必要的條件等問題,開始從理論層面提到議事日程。1984 年 6 月19日,國家計委副主任張壽邀請國家科委、中科院、教育部、北京市及海澱區的有關負責同志開會,討論如何進一步開發中關村地區智力資源問題。1985 年 4 月,國家科委提出了試辦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報告,準備全國選定若干地區和項目,為積累我國興建高技術開發區的經驗進行探索和嘗試。該報告得到了中央的肯定。為此,1986 年,在時任國家科委副主任吳明瑜的支援下,國家科委籌備召開“試辦新技術開發區座談會”的同時,設立了“中國高技術開發區研究”課題,委託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承擔,課題負責人正是趙文彥和陳益升,而分課題之一就是“北京中關村建立高技術開發區的調查與研究”。分課題組用了一年半時間,1987 年 8 月完成了調查研究任務。分課題報告提出:中關村開發區有兩種發展方向,一是將高技術開發區與中關村的科教中心區有機結合,相輔相成,使中關村成為科教與高技術一體化的“科學城”;二是為保持科教中心區優美的環境,不在區內發展更多的高技術企業,主要力量是組織研發和搞科研成果轉化,把高技術輻射到海澱區、北京市及全國有條件的地區,將中關村辦成高技術傘形輻射區。這個報告為 1987 年底成立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聯合調查組提供了翔實的資料和理論依據。

1987 底,新華社記者在內參上連續刊登了 4 篇有關“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報道。這些報道引起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並批示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牽頭,國家科委、國家教委、中科院、中國科協、北京市科委、海澱區政府 7 個單位組成“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聯合調查組,再次對“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進行調查。調查組肯定了中關村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的方向,提出興辦中關村新技術産業開發試驗區的建議。

1988 年 5 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北京新技術産業開發試驗區終於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基礎上誕生了。

幾乎同時,1988 年 3月,周光召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提出“一院兩種運作機制”,也就是後來被稱為“一院兩制”的建院模式構想。這是新辦院方針下的重大體制改革。

周光召在論述“一院兩制”模式時指出:“中國科學院的發展,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遵循科學技術自身的發展規律,走適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道路。依據‘一院兩制’的模式,中國科學院科學研究體系的改革目標是打破封閉體系,形成開放的、流動的、聯合的、富有活力的新局面,通過引入擇優汰劣的競爭機制,保持一支精幹的富有創新精神的研究隊伍;高技術開發體系的改革目標是建立一支適應市場機制的宏觀調控體制、生産經營體制及相應的支援系統,並與國內外企業界建立廣泛的合作與聯繫,使中國科學院的開發工作進入經濟領域,為國家産業結構調整以及開拓和發展中國高技術産業作出貢獻。”

1988—1991 年的 3 年時間,中科院系統就在試驗區成立了 142 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最大的聯想公司到了 1991 年創下了技工貿總收入 3.9 億元的驕人業績,雄踞試驗區 50 個大企業的第 2 位;大恒公司居第 7 位,獲得了 1 億多元的總收入。這些企業為當時試驗區的發展起了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中央領導同志多次視察試驗區。可以説,這是與中科院的科技體制改革密不可分的。

試驗區經過了10 餘年的探索、開拓之後,1999 年5 月,北京市、科技部聯合向國務院遞交了《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同年 6 月,國務院批復決定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在“一區五園”(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以及原北京市新技術産業開發試驗區區域範圍內的北京電子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格局中,以海淀園為主體和核心,“中關村科學城”為核心區諸多板塊中的一塊。5 個科技園區雖然皆以“中關村”冠名于前,但其地域不僅超越了中關村,也超越了海澱區。在此過程中,據報道甚至北京之外也曾有以中關村冠名的開發區或公司之類。至此,“中關村”這 3 個字已完全超越了地域概念而成為高科技的象徵符號了。(作者:楊小林,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8  9  10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