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風險圖譜預警産業結構調整
記者:您這項研究是把整個水、土、食品、健康和環境整個做了一個協調聯動的鏈條,目前,這項研究有沒有運用到具體的實踐當中,以此指導地方或企業進行産業結構調整,實施可持續發展呢?
呂永龍:有。我們在解決實際環境問題的過程中,要明確污染到底對當地有哪些影響,影響範圍有多大,産生了多大的損失等。比如,北京周邊曾經是種水稻的地方,但隨著一些工業沿河道佈局,河流受到了污染。當地農民種小麥、水稻、大豆、玉米之類的農作物,一直用河流的污水進行灌溉,致使離河道越近的作物收成越低,甚至顆粒無收。這類污染事件也是社會不穩定之源之一,因此,當地政府希望我們幫助分析灌溉河流的污染物、農田生態系統的污染狀況,找出造成損失的原因,給出建議,指導地方政府和農民採取必要的對策。
污染物找到之後,順著找源頭,找産業。往往造成污染的産業對當地來講都是經濟支柱甚至是地方稅收的重要部門,所以我們做科研要為當地解決問題,了解污染狀況及其根源,給政府提供決策支援。
另外,我們也會到車間對企業每一個生産環節採樣,分析哪些環節是最重要的排放源,哪些車間排放量比較大,從生産物料平衡的角度去做分析,給政府作參考,指導企業改進生産工序。
這些數據分析對地方政府和企業産業結構調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過科學的分析知道哪些産業要優先發展,哪些要制約。
記者:您的這種做法是給地方和企業繪製了一個環境風險圖譜,按照這個圖譜進行預警和産業結構調整,這個成果將來會大範圍推廣應用嗎?
呂永龍:這個是有可能的,但是實際控制的時候是不是需要對所有的污染物都控制?我認為不需要全部控制,應該根據當地的保護目標來選擇優先控制的污染物。在許多污染物並存的情況下,到底選哪些污染物優先進行控制,我們對不同保護對象的污染物風險進行了排序。風險越大就把它作為重點的控制對象,在重點區域進行優先控制。我們把各種各樣的污染物生態風險圖做出來,在控制的時候根據確定保護的目標來進行選擇。比如一個地方要保護的是一種鳥類,那就要以這種鳥類作為保護對象,它對什麼樣的污染物最敏感,就優先進行控制,要分清輕重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