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産業 > 

蕪湖 通江達海鏈全球 創新創效添動能

發表于:2023-12-19 10:26  作者:阮孟玥、朱卓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沈好好

(記者 劉子淩/攝)

安徽楚江高新電材有限公司車間生産現場。 

(記者 劉子淩/攝)

目前,蕪湖港集裝箱碼頭正在積極打造新型智慧化碼頭。 

蕪湖,素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之稱。

古代蕪湖得兩江(長江、青弋江)交匯、舟楫之利,農業、手工業、商業發達。近代以後,蕪湖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工商業發祥地和全國四大米市之一。如今,蕪湖則是擁江發展的安徽省經濟第二大市。

近年來,蕪湖市強化政策引導,優化營商“軟環境”,支援産業升級,壯大發展動能。聚焦經營主體急難愁盼事項,優化流程、綜合施策,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同時,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深入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加快推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

快速通關護航企業“走出去”

12月3日,在蕪湖港集裝箱碼頭,遠方傳來了陣陣汽笛聲,岸邊的吊機上下揮舞著巨大的手臂,將一個個集裝箱輕鬆提起,穩穩地放到貨船上。

“我們正在打造智慧碼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技術,構建設備智慧遠端控制、智慧無人閘口等智慧服務功能,將場橋師傅從狹窄的高空作業中解放出來,實現‘坐在辦公室開橋吊’。”安徽港口集團蕪湖有限公司蕪湖港務公司總經理助理束順全説,“之前一個人控制一台吊機,現在一個人最多可以控制4台吊機。”

2020年12月,蕪湖港新建集裝箱無人智慧堆場正式啟用,成為長江內河上第一座也是安徽省首座新建無人智慧化堆場。無人智慧堆場正式啟用後可以減少人力資源投入67%,提高通行效率75%以上。

港興天下興。作為長江中下游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以及安徽省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蕪湖港連續3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今年前10個月達118.9萬標箱、同比增長13.7%。

為進一步推進對外貿易便利化,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積極推動蕪湖港與上海港戰略合作,試點開展蕪湖港—洋山港“聯動接卸”江海聯運模式。通過實施“聯動接卸、視同一港”整體監管,以一體化方式申報,實現目的地為上海洋山港、接卸地的蕪湖港的進出口集裝箱“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一體化運作,可為客戶節約通關時間1天至2天,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物流成本。

“現在的通關模式最快只要1天,幫助我們節省了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安徽艾特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冰説道,公司在自貿區內的主營業務是保稅物流,現有恒溫恒濕專用倉庫2500平方米,可存放咖啡生豆3000噸。

“今年自貿區助力我們引進咖啡行業的龍頭企業,有望拓展生豆保稅倉及展開周邊産品産業鏈。”張冰説,在中國的食品市場,咖啡依然是熱門賽道。該公司負責連結國外的生豆供應商和國內的咖啡烘焙廠,實現采收季的備貨儲存和國內市場的完稅供貨。

為助推更多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引進來”,構築對外開放新高地,蕪湖市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水利水運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以蕪湖港為核心的“樞紐+通道+網路”現代化交通物流體系。堅持港産融合,開通蕪湖至俄羅斯海參崴集裝箱直達航線,實現“奇瑞建廠、港口配套”。

蕪湖市還在省內率先打通了新能源汽車整車裝箱發運通道,首發第九類危險品貨物集裝箱港口作業附證。今年1月至10月,奇瑞汽車銷量145.3萬輛、同比增長41.6%,出口75.5萬輛、同比實現翻番。堅持優化服務,投用港航區塊鏈電子放貨平臺,進口電商貨物港航單證平均辦理時間由2天縮短至4小時以內。同時建成長江(蕪湖)航運政務服務大廳,聚焦“開航一件事”,業務辦結時間壓縮78.5%。

優化服務為企業“把脈問診”

“‘管家’到府為我們提供設備安全‘體檢’,制定整改方案,協助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為企業安全生産保駕護航。”12月2日,蕪湖宇培跨境冷鏈管理有限公司企業整改負責人説,他們收到檢查報告後,“管家”團隊的特種設備專家還會親自給予指導。

“針對企業生産經營中的環保、安全、市場監管等隱患大且易被忽視的問題,我們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結合管委會內部行政審批的相關部門和人員,成立了綜合諮詢管理隊伍,形成‘政府+管家+企業’的三方聯動機制,為區內企業‘把脈問診’‘對症下藥’。”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蕪湖片區管委會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涂繼穎説。

“管家服務”只是蕪湖片區狠抓落實為企服務重點工作的一個縮影。蕪湖片區管委會結合園區企業服務工作實際,以企業為單位,建立服務清單,走訪調研企業,為園區提供全流程“保姆式”幫代辦、“首席審批師”“首席政策兌現專員”等多元化服務,架起黨和企業的“連心橋”。其中,“首席審批師”改革在準入準營、工程建設領域實行“一人終審”,審批環節平均壓縮68.25%,辦事時效優化提升84.62%,讓更多企業感受“自貿區速度”。

打造既有溫度又有速度的服務,持續優化營商“軟環境”,拼出發展“硬實力”。“蕪湖片區以不到全市6‰的面積,貢獻全市約70%的進出口額、75%的外商直接投資、11%的新增市場主體和27.1%的經濟總量。”蕪湖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説。

今年1月至9月,蕪湖片區實現進出口總額636.8億元,同比增長66.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5億元,同比增長47%;新增註冊企業2306家,同比增長27.8%;片區所在行政區經濟總量同比增長8.7%,增速高於全市2.7個百分點。

自貿試驗區跨越式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制度創新的支撐。“聯動接卸”江海聯運新模式、動産(供應鏈票據)質押融資業務模式、“全額風險代償”供應鏈金融服務新模式……很多項“首創”在蕪湖片區實踐、探索、成熟,再到全國複製、推廣。

2020年9月,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揭牌。3年來,蕪湖片區緊扣“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職責使命,在制度創新、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著重發力,形成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截至目前,累計形成創新案例196項,入選省級制度創新案例53項,其中7項被列入全國首創制度創新成果。

轉型升級製造向“智造”邁進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無為電纜産業出現並進入起步階段,至今已歷經近40年風雨。

作為全國四大電線電纜産業基地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特種電纜産業基地,今年9月,工信部網站公示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名單,無為市特種電纜産業集群入選。

12月3日下午,在蕪湖市無為市楚江導體科技園的安徽楚江高新電材有限公司,生産線上,自動化設備高效運轉,一根根銅線經過拉絲、加熱、絕緣等步驟,各種型號的電纜不斷被生産出來。

“今年企業生産經營呈現穩定增長態勢,預計今年産銷規模比2022年增長25%。”安徽楚江高新電材有限公司生産技術總監梁則文説,目前公司二期項目廠房和主體設備已經完成80%,已經投資約15億元,預計到2025年,二期項目將整體建設完成。

在無為,楚江年産30萬噸高精高導銅導體産業園、中廣核(安徽)輻照中心、凱波電纜特材等一批産業鏈項目陸續啟動實施;華宇電纜、華菱電纜等一批企業依靠自主創新彌補技術關鍵短板、填補國産産品空白、打破國外壟斷……近年來,無為市大力推進特種電纜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提升中小企業産業集群專業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水準。

“無為市電線電纜産業集群效應顯著。”無為市經濟和資訊化局(科學技術局)總工程師張靖説,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電線電纜企業270多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07家。

新能源汽車線束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零部件,這也將成為無為特種電纜産業的“增長第二曲線”。

目前,無為市的國電電纜、遠征電纜等産業“新梯隊”正擴大新能源汽車線束領域優勢,籌備上市。緊扣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和優勢産品,無為市不斷引導企業豐富産品結構,提升産品層次,牢牢把握當前新能源企業風口期,搶抓比亞迪落戶無為的契機,加強與市域內外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供需協同。

電纜這一傳統産業已經走向“專精特新”。按照“創新型中小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培養路徑,無為市推進“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截至目前,全市線纜産業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4家。

今年前10月,無為市省級“專精特新”規上電纜企業共實現産值171.8億元,上繳稅收4.5億元。

“電線電纜及配套業是無為的支柱産業之一。”張靖説,下一步,將大力引導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兼併收購等多種手段擴大經營規模,深入開展成長型小微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引導企業聚焦主業,走專業化、精品化、特色化、創新化發展道路。同時,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計劃,扶持一批技術領先、競爭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瞪羚企業”。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