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文旅 > 

山水池州,靈秀九華 ——“長三角媒體看九華”融媒體傳播活動圓滿舉行

發表于:2023-11-13 16:22  作者:汪影  來源:中國網韻動安徽  責任編輯:汪影

11月9日至10日,由九華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主辦,鳳凰網安徽承辦的“山水池州,靈秀九華——‘長三角媒體看九華’”融媒體傳播活動在九華山風景區圓滿舉行,吸引中央級媒體、長三角媒體、安徽省內主流媒體等超20家媒體代表組團采風報道。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詩人李白的“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之名句而定名九華山,其北臨長江、南望黃山、東靠太平湖、西接池州市區,是以自然與人文聖境為特色的山嶽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榮獲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産地、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等稱號。九華山風景區內,清溪幽潭、飛瀑流泉,有雲海、日出、霧凇等自然奇觀,素有“秀甲江南”之譽。

活動期間,媒體團先後走進九華山風景區的九華街、百歲宮、花臺等景點,用鏡頭聚焦自然風光,用筆記錄歷史人文。

青峰環繞九華街 古色古香煙火氣

媒體團首站來到九華街,在這裡邂逅市井煙火與人文氣息。

九華街是九華山人文景觀薈萃之地、遊人集散地,海拔640米,四週青峰聳翠,植被茂盛,環山如城,當霧氣籠罩山谷,九華街仿佛一條懸于山谷的天街。沿著九華街拾階而上,青石板兩旁商鋪林立,店裏工藝品琳瑯滿目,各具特色。漫步其中,遊人紛紛拍照留念。

來自福建的遊客張女士是第二次來九華山,相較于七年前,她感覺九華街變化很大,準備在這多玩幾天。“沒想到工作日裏九華街還是有好多遊客,煙火氣與人文氣息更濃了。從山下一路上來,看到景區整潔、有序,也沒有出現擁堵現象,很方便。”

曲折幽深百歲宮 纜車悠悠踏雲行

秋末冬初,九華多煙雨。10日上午,媒體團一行從九華街乘坐有軌觀光纜車穿過幽谷迷霧來到插霄峰之巔——百歲宮。在纜車冉冉攀升過程中,雨後九華山的旖旎風光如一幅水墨山水畫卷,在媒體代表眼前徐徐展開。

百歲宮海拔871米,其佈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勢,樓層由低爬高,層層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變的迷宮。從正門正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層樓,而大殿東側的廂房是兩層樓,通高只有10米。但從它的後門看,東側墻高達55米,為五層樓。這種建築風格在國內罕見。

蒼松翠柏現花臺 鳥瞰流雲美盡收

“靈山九華,美在花臺。”乘坐索道,登上花臺,遠眺群峰,金黃和碧綠的交織盡收眼底。

花臺以奇峰、怪石、雲海、松濤和杜鵑花海而著稱,與天臺景區、九華街景區並稱為九華山三大核心景區,是為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域。著名景點有吉祥松、大花臺、定海神針等,其中全長1399米的花臺高空棧道蜿蜒于群峰峽谷間,宛如一條玉帶,引人入勝,給人以淩空的震撼,被譽為九華山最美的地方,深受廣大遊客青睞。

文旅發展有實招 書寫九華新篇章

此次采風過程中,九華山風景區的自然與人文之美給媒體團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一點一滴,一步一景,折射出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多年來的成功探索與實踐。

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堅持旅遊帶動,構建文旅發展新格局,加強與周邊各景區景點的協同聯動,推進文化、旅遊、休閒、度假、生態、康養等多元融合發展,加快打造生態型、國際化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深化市縣山旅遊聯動發展機制,豐富全域旅遊産品線路,加快推進2.5公里九華秘境風景道建設,進一步提升“山水池州•靈秀九華”品牌影響力;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深度合作,持續開展“産業招商+旅遊行銷”活動,鞏固擴展重點客源市場。

據悉,2023年前三季度九華山風景區遊客接待量已超越疫情前年度最高水準,核心景區遊客接待量突破300萬大關,其中三分之二的客源來自長三角地區。一年必來幾次九華山,正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靈寄託。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