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站在田埂邊,看著眼前一整塊大田,75歲的南陵縣許鎮村村民張繼平有了“一眼望不到邊”的感覺。
“這裡過去有5畝地是我的。”老張喃喃道,同樣的面積,一零一整,耕種起來的感受大相徑庭。“以前也是5畝,但分了4塊,東一塊西一塊,種起來特別不省心。”
今年改了大田後,雖然老張把地包了出去,但能看得出,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來回折騰。用他的話來説,“改過之後,這地,光看上去就舒坦!”
隨著生産力的發展,農田“分散化”“碎片化”導致的生産成本高、土地租金低、機械化率上不去等問題日漸凸顯,制約了土地流轉和農業的高品質發展。
高標準農田的出現,讓這一現象得以改變。
今年年初,南陵縣許鎮鎮許鎮村積極探索實施“小田並大田”,啟動高標準農田改造。這個消息一經傳開,老張心頭先是一喜,隨之而來的也有遲疑:我家地會不會減少?並過後拿不到好地咋辦?還分得清自家田塊在哪嗎?......
老張的擔憂,也是很多村民的顧慮。
南陵縣許鎮鎮許鎮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沈劍告訴記者,為打消顧慮,改田之前,村“兩委”就和大家“約法三章”,不管怎麼變,都確保“三個不變”,即村民土地面積不變、糧補政策不變、田地位置不變。
有了這句承諾,老張第一個站出來支援改田,當即就簽下了5畝地,按500元/畝的租金,很快2500元的流轉費就打到了存摺裏頭。“沒想到到賬那麼快,雖然地租出去了,但有了穩定的租金收益。”
就這樣,通過村“兩委”挨家挨戶地到府説政策、擺道理、列數據,加上老張給鄉親們開了個好頭,許鎮村的“小田並大田”一期項目得以如期完成,29戶全票通過。
“109塊小田,並成了9塊大田,共計140畝。”本就從審計局下派駐村的沈劍,對數字有著特殊的敏感,他説,“雖然並田總面積不大,但一場如火如荼的田野‘變形記’,就此以燎原之勢在村裏舖開。”
有了高標準農田改造一期項目的打樣,今年9月份,許鎮村又啟動了二期179畝項目。“有別於年初並田的一波三折,二期動員會一開,大家是紛紛響應。”令沈劍沒有想到的是,就連一期遲遲不願簽字並田的種糧大戶石林,都爽快地答應了,一口氣就簽了4.68畝地。
同意把自種田拿出來並的,不只是老張和石林,69歲的趙成應也在一期的基礎上,又新簽了8畝地。“過去地塊小又不規整,農機幾乎進不來,並過田之後,不但流轉費實現了翻番,耕種起來也輕鬆多了。”已經種了20多年地的趙成應,提起一期的改田效果,感慨頗多。
蹲在田邊,沈劍捧起田裏的稻穗,“等這一茬水稻收上來,就可以動工並田了,前後估計也就兩個月時間,不耽誤來年春耕春種。”
如果説一期項目啟動之初,大夥看不到、摸不著,還心存猶豫,那麼看到一期大田裏水稻的長勢之後,徹底有了底氣。
一期試點成效初顯,改田之後不僅讓田野更美麗,實現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還實實在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加足馬力。
在沈劍看來,田塊由“小”變“大”,激活的不只是農田,還能吸引一批能人大戶投入糧食種植,給土地帶來更高價值,這也是當下農村解放生産力的必然趨勢和現實要求。
田疇披錦繡,沃野奏強音。入秋之後,長滿水稻的稻田給許鎮村鋪上了一層金黃的地毯,預示著又將是個豐收年。
看著滿眼的稻浪滾滾,在盤活土地上,沈劍又有了新想法:“水質條件好的村發展‘兩蝦一稻’,有撂荒地和閒置地的村就建棚種菌菇,總而言之,就是要讓土地用起來、活起來,為鄉村振興寫下‘農’墨‘種’彩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