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一片玻璃可以比紙更薄,可以隨意彎曲折疊,可以替代外墻發光發電……近日,記者在科創氛圍濃厚的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看到,創新賦予“玻璃”無限可能,從“追趕”到“領跑”,這裡的“新型顯示”驚艷世界。
30微米,也就是0.03毫米,這是目前工業化最薄的可折疊玻璃,玻璃厚度僅為A4紙厚度的四分之一,而彎折壽命突破100萬次。這款讓世界為之驚嘆的柔性可折疊玻璃就是在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研發、生産,即將廣泛應用在折疊手機及其他終端。蚌埠片區成功打造出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首條全國産化超薄柔性玻璃産業鏈。
據了解,得益於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的科研力量,蚌埠市是中國唯一能生産顯示産業所需全部玻璃品種的地區,擁有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9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成功研發出世界最薄0.12毫米觸控玻璃、世界領先30微米柔性玻璃等一系列“中國首創、世界第一”的創新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玻璃新材料技術專家彭壽説:“以安徽蚌埠為代表,中國在新型顯示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種玻璃等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根本性轉變,部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成立三年來,聚焦自主創新和自由貿易“雙自聯動”,堅持創新驅動和招商帶動“兩動並進”,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依託産業鏈佈局創新鏈。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從事教育資訊化領域的一家上市企業,2019年,其在蚌埠投資建設鴻合交互顯示産業基地,進行軟硬體的生産研發。鴻合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落戶蚌埠片區後,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在蚌埠片區,我們企業可以放心大膽地創新發展。未來三年,鴻合科技將在蚌埠市建設新型顯示生産中心、物流中心、展覽展示中心,將蚌埠産業園打造成為智慧教育新型顯示産業集群地。”
新型顯示産業的迅猛發展,離不開蚌埠片區在制度創新領域的不斷探索。
牢記“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蚌埠片區一手推動賦權事項承接,一手優化海關信用管理,在全國首創雙基企業認證“綠色通道”,助力國顯、豐原等龍頭企業實現國際貿易便利化;同時,積極推進安徽自貿試驗區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完成全省首筆錯幣種提款。在營商環境、貿易高品質發展、科技創新發展等領域,蚌埠片區今年優化上報了創新事項15項。目前,蚌埠片區已建立了新型顯示、光伏玻璃、特種玻璃産業鏈和泛石英材料産品群“三鏈一群”的硅基新材料全産業鏈産業體系。
“蚌埠片區以全市約千分之三的面積,貢獻了全市約35%的進出口額、23%的實際利用外資。”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管委會主任陳常林表示,未來,蚌埠片區將進一步增強國家高新區、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三個“國字號”平臺的自信心、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拼”的姿態、“勝”的決心,推動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和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實現更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