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民政部門做實做細民生保障工作

發表于:2023-09-28 10:54  作者:劉良慧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安徽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對社會救助、養老服務、慈善事業發展等多項民政工作作出部署,彰顯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省民政廳積極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立足本職工作,把民政工作做實、做細,為奮力走出新時代安徽高品質發展新路貢獻民政力量。

兜牢民生底線,提升救助質效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關係民生、連著民心。8月初,肥東縣撮鎮鎮趙光社區的朱先生接到社區通知,他申請的低保已成功辦理。除享受每月1000余元最低生活等保障金之外,每年的居民醫保也能獲得更多減免。“對我來説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朱先生説。

近年來,我省紮實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保障政策日趨精細化、精準化,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逐漸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逐步建立政府救助與慈善救扶有效銜接機制,進一步加強急難臨時救助。全省目前已建立“救急難”互助社4000余個,為遇重病、重殘、重大變故等困難家庭和個人提供救助幫扶。

發揮兜底保障政策“雪中送炭”作用,讓社會救助更有溫度。“下一步,我們將深化社會救助改革創新,推進‘物質+服務’多元化救助模式,推動低保擴圍增效,適度放寬申請救助的財産限制,力爭到今年底全省低保邊緣人口、支出型困難人口數達到低保對象人數的10%,形成分層分類梯度救助格局。”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周小平説。

優化養老服務,實現老有所養

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是實現“老有所養”最基礎的一環。今年6月,懷寧縣公嶺鎮慶豐村84歲的特困供養戶查何茍老人的家迎來了適老化改造,民政部門聘請的第三方機構到府為其安裝了報警器、扶手、坐便器、網路線路等家庭適老設備,極大方便了老人的生活。

“通過積極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上半年累計為經濟困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8866張,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36459戶,建成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236個、老年食堂(助餐點)2341個。”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代祥華介紹,推動養老事業發展之餘,我省不斷探索養老産業發展新路。

9月1日、2日,安徽省第七屆“老博會”在合肥召開,從養老機構到醫養機構、適老化企業、智慧養老科技企業、康復輔具企業、養老金融服務機構,整場博覽會産品涵蓋整個養老全産業鏈。

同時,我省優化發展環境、積極搭建平臺,加快促進養老産業發展。與中國康養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所有康養項目在合肥、黃山逐步落地。宣城、池州等地抓住旅居式、候鳥式養老模式機遇,結合境內優質生態環境,建設康養基地,通過環境留人,發展養老經濟。

推動社會向善,助力善行安徽

守望相助、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7月19日,全省啟動實施“幸福家園”村社互助項目,通過建立具有獨立籌款功能的村社互助基金,助力鄉村振興、強化基層治理、造福村社群眾。

引導公益慈善資源下沉,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我省指導各地以社區(村)或鄉鎮(街道)為單位廣泛建立社區(村)基金,充分發揮社區慈善幫困扶弱、盤活資源、激發潛能的作用。“目前,全省社區(村)基金試點超1200隻,募集資金超4900萬元,已使用2200余萬元善款。”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處長李磊表示,持續推動“善行安徽”行動走深走實。

慈善組織是慈善事業發展的關鍵,我省加大慈善和志願服務組織培育力度,截至目前,共培育慈善組織396家,其中具有公募資格的82家;志願服務組織900多個,志願服務隊4.3萬支,志願者超1300萬人,不斷夯實慈善事業的組織和人才基礎。

“我們將借助‘慈善一日捐’和‘安徽慈善宣傳周’活動,宣傳慈善法規、慈善典型事例、慈善楷模人物等,弘揚慈善文化,推動慈善觀念深入人心,大力營造‘崇德向善、互助互愛’的濃厚氛圍。”李磊説,著力打造慈善品牌,為安徽高品質發展提供道德滋養。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