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位於合肥蜀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安徽尚欣晶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中國首條脈衝通電加壓燒結自動化生産線緩緩將材料送進燒結室。經過兩年努力,該公司投資近億元的産業化建設全面完成,實現主産線的投産。
尚欣晶工是一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兩年來,公司科研團隊將合肥工業大學在高端難熔金屬及超硬硬質合金領域10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驗成果,轉化成可規模化生産的産線設備和穩定的生産工藝,産品品質得到市場認可,在高端製造、醫療健康、精密光學、電子資訊等領域解決了進口材料的替代問題。
新材料被稱為“發明之母”和“産業糧食”,新材料的發展和技術水準直接關係高端裝備、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水準和競爭能力。
在合肥,一個個新材料産品不斷推陳出新,有力提升了製造業重點領域核心競爭力,增強了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近年來,合肥市聚焦新材料等領域,積極引導企業開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
以安徽皖維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研發的高檔汽車玻璃膜,樹脂縮醛度、敲擊值、冷衝擊等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水準。産品的成功研發,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了國産替代,更銷到了日本和歐洲市場。
在新材料領域中,介電常數高的二極體在市場上需求比較大。據了解,這種材料困擾了我國很多年,每年中芯國際、合肥長鑫等企業在國際市場採購這種材料需要數億元。如今,合肥安德科銘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功研製出了積體電路中的高介電常數二極體材料,解決了晶片産業鏈的高純電子材料的“卡脖子”問題,填補了國內空白。
膜材料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性。近幾年,安徽國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新産品膜材料層出不窮,研發的柔性覆銅板領域遮蔽用PI黑膜成功實現了産業化,該黑膜的機械力學性能、遮蔽性及電氣性能等均達到了國內領先水準。另外,用於新型顯示的透明聚酰亞胺薄膜研發工作也取得重大進展。隨著産品不斷出新,該公司的經濟效益日新月異,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同比增長28.81%。
合肥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合肥已經集聚了合肥傑事傑、皖維集團、大地熊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涵蓋新型金屬、化工、電子資訊、建築、新能源和奈米等門類較為齊全的新材料産業體系,且在平板顯示、工程塑膠、新能源等細分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新材料企業約200家,其中規上企業155家,産值10億元以上企業有19家。2022年,新材料産業實現産值537.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