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形成“安徽模式”

昨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安徽省在全國率先開展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改革,創新“組套分組法”,擠壓了醫用耗材虛高價格,減輕了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截至目前,今年全省共完成5類醫用耗材、5類臨床檢驗試劑産品集中帶量採購,共節約資金約9.72億元,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帶量採購擠壓醫用耗材虛高“水分”

今年,安徽省進一步優化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制度設計,完善醫用招採規則,堅持“一品一策”,創新建立“醫院報量,臨床評價,帶量集採,組套競爭,五步降價”的集採工作機制,形成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的“安徽模式”。

“集中帶量採購的核心是真正實現了帶量採購、招採合一。”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新的集採規則,優化帶量採購目錄,符合要求的企業和産品均可參加,營造了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準入門檻。同時,由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要,報送未來一年的80%需求量,形成意向採購量,按照多家中選、梯度分配的原則優先保障中選産品意向採購量,讓所有參與企業有一定的市場預期,真正實現帶量採購、量價掛鉤。此外,本次帶量採購採用競價降幅的模式,對産品價格虛高水分採用“五步降低法”,強力擠壓虛高價。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在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貨款結算不超過驗收入庫次月底,顯著降低了企業資金成本,為降價留出空間。

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促進價格回歸合理水準。據了解,省醫藥集中採購服務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展臨床檢驗試劑集中帶量採購談判議價,選擇免疫診斷最大細分市場化學發光項目,共13家企業88個産品談判議價成功,平均降幅為47.02%。經測算,年節約資金約1.73億元。

大型醫用設備集中採購節約近2.6億元

大型醫用設備集中招標採購一直是醫藥招採改革的深水區。省醫保局創新集採方式,推進使用非財政預算安排資金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採購模式改革,進一步擠壓價格水分,凈化市場環境。“針對我省乙類大型醫用設備採購使用現狀,我們建立健全了‘産品分層、醫院分級、項目分包、價採合一’的‘三分一合’集中招標採購模式,有效破解大型醫用設備招採難題。”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説。

據介紹,2020年以來,全省乙類大型醫用設備採購總金額達5.3億元,與醫院預算採購價相比,節約近2.6億元,節資率達33%。與此同時,國産中標比例顯著提升。2020年以來已完成的62台乙類大型醫用設備採購中,國産品牌佔比12.9%,國産設備佔比40.3%。國産設備中標比例較往年呈上升趨勢,基本形成國産設備與進口設備充分競爭的局面。

“通過開展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省級集中招採改革,搭建了開放競爭、充分競爭的平臺,進一步營造了公平、透明的行業營商環境。”該負責人表示,企業參與集採,就能完成“規模訂單”,有效降低行銷成本。集中採購促使企業回歸以品質、技術為中心的良性競爭軌道,幫助建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與企業的“親”“清”關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