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分享到 0

黃山大保村吳超:千畝綠竹富裕一方百姓

“我是2018年4月駐村到大保村擔任副隊長,雖然那時候孩子剛上幼兒園,但家人都挺支援我的工作”。“大保村在2017就已經退出貧困村了,我來到大保村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如何鞏固提升,摸索出一條致富路,讓老百姓日子過的更好。”黃山區新華鄉大保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吳超親切的介紹自己的情況。

萬事開頭難,剛到村任職時,一件棘手的事就擺在了吳超面前。大保村的貧困戶都是2014年建檔立卡,吳超在對大保村近幾年貧困人口動態調整情況進行梳理時,發現貧困戶自然增減數字邏輯性存在較大誤差,動態調整的過程不清晰。於是,他通過多方查閱歷史資料,結合在衛生計生部門工作的優勢,通過計劃生育管理系統對全村每一年貧困人口動態調整數字以及全員人口變化情況進行比對,終於理順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準確的動態調整過程,真正摸清了“家底”。

吳超與扶貧工作隊始終把村集體經濟發展作為脫貧攻堅重要任務。新華鄉大保村地理位置偏僻,資源不足,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為木材銷售,收入單一。為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困境,吳超通過深入走訪調研,並徵求多方意見,決定依託當地豐富的竹林優勢,大力發展筍竹産業。現在的大保村發展了3000畝左右的雷筍,依靠發展特色産業,貧困戶用勤勞的雙手摘掉了貧困的帽子,2019年貧困戶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1萬元。

為了將筍竹産業銷售、推廣出去,大保村依託新型電商産業,農産品在電商示範中心的線下、線上銷售日漸火爆。大保存實現了産業發展“兩翼齊飛”。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近30萬元,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低保戶王春明因腿部殘疾,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家中75歲的老母親以及13歲的孩子都需要王春明來照顧,日子過的相當貧苦。2014年村裏經過了解調查王春明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一員,各項幫扶補助讓這個平凡的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光彩。“最近這兩年,我家種了6畝雷筍,打理雷筍還是很簡單的只需要維護就可以坐等收成了,當地加工廠對我們貧困戶還有特殊照顧,每斤雷筍價格高市場價2毛錢,現在一年收入有2萬多了”王春明興高采烈的説道。

今年59歲的王滿紅因兒子患有智力殘疾被評為貧困戶,丈夫在外面務工加上扶貧補貼,一年的收入有3萬塊錢左右。王滿紅説現在最方便的就是在家看能看病治病;“2019年我們大保村來了駐村醫生,文雯醫生定期就主動來家給我量血壓、測體溫,有點小毛病幾步路就能到村醫務室了,看病太方便了”。“前段時間我家的自來水管被壓斷了,吳隊長趕緊幫我修好了,不然吃水都成問題。村裏來了很多幫助我的人,我現在的日子太滿足了”。

提到大保村下一步的規劃,吳隊長斬釘截鐵的説:“我們將進一步謀劃好大保村特色産業發展及農旅+特色旅遊項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繼續鞏固提升特色種養業扶貧基地,帶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持續增收。通過電子商務推動雷筍等一大批特色農産品銷售,為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和長效平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保村的千畝綠竹將成為大保村老百姓脫貧致富最有力的保障。萬畝青山真正成為大保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