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中國 >
近日,北京協和醫學院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在協和醫學院壹號禮堂開講,校長王辰院士講授《寓高貴于樸實——協和精神的內涵和傳承》。
王辰校長從講座所在的協和醫學院壹號禮堂和九號院的歷史講起,又以親自拍攝的照片向同學們展示了春發、蒼翠、落葉、雪霽等場景下的協和四時美景,介紹了協和醫學院為何是中國現代醫學和生命科學的發源地,更是科學醫學的精神依附地。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醫學由最早的神靈主義醫學模式發展為科學醫學(scientific medicine),科學醫學是現代醫學的核心特徵。協和醫學院的一個重大歷史作用就是將科學醫學引入中國並傳播發展,現代醫學由此造福于中國人民。
王辰校長教導同學們,醫學以自然科學與技術、社會科學與方法、人文學科與文化三大學科門類為其廣博的學科基礎,是多學科融通于照護人類健康這一目標的獨特、綜合、巨大學問體系。生物學只是醫學的三大學科基礎中的自然科學與技術中的一部分,遠不是醫學基礎的全部。學醫、從醫、傳醫者的思想應是多元、立體、深邃的,應當站在各個學科的基礎上,基於人類一切先進文化,追求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環境健康(健康的四大涵義),取得生命和健康這一人類終極利益。
王辰校長特別提到,協和校訓“尊科學濟人道”中的“尊”之所以不是“遵”,是要告訴我們要尊重科學但並不是完全遵從科學,因為科學是有限的,甚至有時是有害的,科學是動態發展的,它有時未必正確,更不能説明全部,不代表終極真理。但現代科學確是人們經過一定證實、有根據、相對理性的認識,對當代人有重要的、現實的指導意義。在醫學領域,科學最具指導價值,最有現實意義,因此協和學子首先要對科學有尊重和敬仰之心,同時要知其所短所限和可能的所誤,不斷深化對規律的認識,推動科學進步和技術創新,同時要著意避免科學可能引發的弊端。同學們不僅要習研自然科學與技術,還要習研社會科學與方法,更要對科學之外的人文學科與文化倍加關注領悟,尤其要注意學習醫學倫理學。要保持學習與思考的熱忱與敏銳,努力獲取醫學的真諦。
王辰校長要求協和學子,要深刻理解“尊科學濟人道,寓高貴于樸實,以天下為己任,助眾生求福祉”的協和精神,特別是要懂得、踐行其中的“寓高貴于樸實”。協和人骨子裏的高貴體現在陳志潛、鐘惠瀾、林巧稚等協和先賢能吃苦、善思考、躬實踐、不浮躁、不膨脹、不虛假的優秀品質中,體現在安靜、謙和、睿智的品性上。與真正的協和人接觸,可以感受到他是樸實、真實的,是真讀過書的,是真受過訓練的,是真有本事的,是可以信賴依賴的。協和人永遠不要有“小河流水嘩啦啦”“塗脂抹粉”“敲鑼打鼓”“虛張聲勢”“誇大其詞”式的淺薄。樸實是高貴的本質形式,“寓高貴于樸實”是協和精神的一種本質內涵。
王辰校長殷切寄語協和學子“以天下為己任,助眾生求福祉”,常懷善良心、悲憫心、同情心、助人利他救苦濟世之心,關切社會、民族、國家、人類命運,在求學過程中完成“人格、學格、體格”的成長蛻變,提高自身審美,錘鍊品德修為,承啟協和文化,志存健康大同,努力成為謀求人民和人類健康福祉的“醫國上醫”“濟世大醫”。
【 責任編輯 :張曉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