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中國 > 

沈雪良:利用移動教學終端打造特色“學習3計和6計”
2024-01-24 10:32:19.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丁薩 張逸彬    |   

學在中國看見教育數字化戰略的一步一腳印,今天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湖州市南潯區教育資訊中心主任沈雪良,來跟我們一起分享南潯發展教育數字化的一點一滴。

  中國網學在中國:沈主任您好!近年來,隨著我國資訊技術、雲計算、大數據、AI、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蓬勃發展,新興技術的發展深刻改變了教育基本生態,包括課程體系的重構、教育場景的更新、教學模式的變革、評價方式的升級、師生關係的重塑、治理水準的躍升等,最終使整個教育體系發生系統性、根本性、顛覆性的變化。為應對這種變化,南潯區在智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情況如何?

  沈雪良:從2008年以來,南潯區現代化教育技術裝備預算投入每年均不低於1000萬。以今年為例,我們投入1389萬,為全區32所公辦中小學配備師生教學用電腦600多臺,建設專用書法教室、人工智慧機器人教室、新型教學空間等創新實驗室14個,升級更新普通教室多媒體176套,其中智慧黑板83套,並配套試點學校電子班牌等等。

  另外,我們還根據上級部門要求,高標準地完成了中考標準化考點、英語聽力機房、燈光工程建設。堅持“親”“清”原則開展校企合作,建設覆蓋教育局到全區校園的“雲視訊”會議系統62套,將視訊協作與教育行業應用場景深度結合,實現視頻全融合,場景全覆蓋。

  總之,我區立足加快推進區域教育高品質均衡發展,在智慧教育基礎建設上下功夫,力爭教育資訊化達到省內先進水準,在教育資源供給機制、數據驅動下的精準管理和科學決策、資訊技術應用場景下的教學方式創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國網學在中國:課堂作為教育的核心主陣地,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件,課堂教學的品質決定了教育的品質。智慧時代背景下,南潯區是如何開展智慧課堂、智慧教學的?是否搭建了相關智慧課堂平臺?

  沈雪良:在智慧時代背景下,我們南潯區教育工作者勇於探索,積極創新。為了提升教學品質和效率,我局于2023年投入了250萬資金,為錦繡實驗學校和鎮海中學南潯分校共配備了移動教學終端近千台。我們引入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和知識圖譜等,以幫助老師精準教學,學生個性化學習。

  例如,南潯錦繡實驗學校通過打造智慧課堂,構建“導學-智學-輔學”三學合一,實現精準教學。利用移動教學終端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學習3計和6計”。其中,“3計”指的是課前自學、課中互動和課後反饋,讓老師能夠實時掌握班級學情;“6計”則包括自主學習、章節測試、學情分析、知識攻破、學習反饋和錯題清空,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精準查漏補缺,避免盲目刷題。

  未來,我們將繼續投入資源,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技和創新教學方法以及配套的保障制度,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品質,為師生提供更加豐富、高效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讓更多的老師和學生從中受益。

  中國網學在中國:今年7月,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將建設國家教育數字化大數據中心,使它成為提供優質資源服務的重要平臺,成為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共用中心、教育公共服務的匯聚中心和數字資源的管理和評估中心。南潯區是否有建設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考慮?數字化時代下,如何利用好教育數字化大數據?

  沈雪良:南潯區教育局已經開始建設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學在南潯”,旨在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服務。“學在南潯”以全民終身學習為主線,以“教育魔方”支撐的教育互聯平臺為基座,以“求學”“在學”“問學”“評學”為總體建設框架,服務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人員四類角色。該平臺將整合省、市和本地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包括課程、教材、教學視頻等,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智慧化、終身化的學習支援和服務。同時,我們也將通過該平臺實現教育資源的共用和交流,促進教育教學品質的提升,打造一個“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社會局面。

  數字化時代下,如何利用好教育數字化大數據?我們準備這樣做:

  首先要落實好“1、2、3、4”的工作部署,保障教育數據收集規範、安全:1是指建好一個平臺,即“南潯區教育互聯平臺”;2是指用好2個終端入口,供為家長、社會人員使用的浙裏辦手機服務端和供學校、師生辦公使用的“教學研讀”一體化PC工作端);3是指完成三項整合,一是平臺整合,與國家、省建平臺實現對接;二是應用整合,將應用融入于教育服務;三是平臺與設備整合,讓教育教學設備應用常態化、場景化);4是指夯實四大舉措(擴大培訓受益面、培育本地應用能手、增強名校名師示範引領、推動教學資源深耕細作。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教育數據,通過精準分析和評估,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例如:通過對學生學習行為等數據的分析,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從而制定更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品質;利用大數據分析來評估教師的教學水準和教學效果,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支援和指導;通過數字化平臺,教師共用教育資源,開展網路研修等活動,提高專業素養;通過數據共用和開放,促進學校和家庭、社會的聯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網學在中國:南潯區是浙江省“改進學校教學管理”項目試點地區和浙江省“大數據精準教學實驗區”,同時是湖州市“義務教育作業改革實驗區”,試點以來,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成果是如何取得的?

  沈雪良:南潯區獲雙區試點以來,為更好地做好工作,我們採用進校調研、專題學習、集中成果展評、案例評審等形式進行全面推進。

  在省“改進學校教學管理”項目試點和省“大數據精準教學實驗區”建設方面,我們通過建立區域學業品質監測平臺,營造網際網路時代下大數據教研環境,為區域、學校教學、教研活動開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同時,我們通過多種數據採集方式,有效支撐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快速、精準定位講評重點,創新教學模式,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和組織形式,提升講評效率和品質,真正做到減負增效,打造高效個性化學習環境。

  期間,菱湖一中等5項案例入選省級主題案例,在市實踐案例評比中,獲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省教研室張豐副主任一行來潯開展專題調研指導,對我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下階段工作寄予厚望。

  在市“義務教育作業改革實驗區”建設推進中,我們建立南潯區精準教學資源庫,實現全域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用,為全域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資源保障。在市義務教育段跨學科項目化作業設計評審等活動中取得優秀成績。

  中國網學在中國:不久前,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公佈第二批“央館人工智慧課程”規模化應用試點區(含試點校)及第一批試點區新增試點校名單。我們看到南潯區入選第二批“央館人工智慧課程”規模化應用試點區(培育),南潯區將如何開展這項試點培育工作?目前,南潯區哪些學校有試點培育優勢?

  沈雪良:中央電化教育館人工智慧課程是一門普及型課程,在小學階段以體驗感知為主,到初中階段則以理解應用為主,課程旨在幫助學生了解人工智慧、感悟人工智慧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培養學生資訊意識、電腦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資訊社會責任意識。

  目前我們南潯區第一批試點校的,我們選擇了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錦繡學校和水晶晶新城學校,3所小學,南潯實驗小學、慶同小學和馬腰小學。這五所學校不但教師專業能力強,資訊化素養高,且學校、老師都有強烈的人工智慧課程參與意願。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領導小組、課程指導團隊和學校評價團隊,制定央館人工智慧課程應用、教研活動、優秀課例及公開課分享等活動計劃。遵循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專家引領的指導思想,通過活動引領、互學互鑒、先進帶動、整體提升,有組織有計劃的推進我區人工智慧課程規模化和高品質常態化應用。

  中國網學在中國:好的,謝謝沈主任的分享。

  沈雪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