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中國 > 

復試淘汰率達50%!淺談人工智慧的考研時代
2024-03-06 16:52:31.0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吳佳怡    |   

2022年末,ChatGPT的亮相攪熱了AI行業,也引發了各界對“中國人工智慧行業該如何‘接招’”的深入討論。就在不久前,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的面世,又為人工智慧發展打開新篇章。

早在2020年初,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就將人工智慧納入“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支援範圍,安排研究生、博士生招生計劃專項增量。那麼,近年來人工智慧專業整體考研趨勢如何?對傳統電腦專業和就業市場帶來哪些衝擊?人工智慧時代給考研學子帶來哪些新的報考思路?

報考熱度持續走高 頭部院校競爭激烈

2020年初,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將人工智慧納入“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支援範圍,綜合考慮有關高校高水準師資、國家級科研平臺、重大科研項目和攻關任務,以及産教融合、協同育人成效等情況,安排研究生、博士生招生計劃專項增量。

截至2023年,國內已有498所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慧專業;在高職院校中,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也在2022年新增了71個專業點。

據新東方獨家數據,從2022年到2024年考研,人工智慧專業(專業代碼085410,專業型碩士)的全國普考招生人數分別為2058人、3452人、4144人,呈現出逐年遞增趨勢。“這個數據是去除保送研究生之後的招生人數,由於理工科熱門專業的保研佔比較高,因此實際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的招生熱度會更高。”新東方考研研究院院長張天野表示。

事實上,人工智慧專業屬於考研的熱門學科——電子資訊,這個一級學科之下,原本電腦相關專業的考研難度就比較高,頭部院校的競爭則更為激烈。

據考生反饋,人工智慧相關頭部院校試題的難度依然保持較高水準,2023年部分頭部院校的復試淘汰率就已經達到了50%;而部分雙非院校,在去年考研招生時,人工智慧相關專業調劑的比例達到了50%左右,也就是一半左右的學生並非是第一志願報考該院校。

在張天野看來:“越來越多的學生會想搶佔人工智慧的熱點,所以頭部院校的競爭在未來還會持續加劇。這很可能會直接反映在進入復試的分數線逐年提升,且復試的競爭程度會進一步提升。”

高水準人才受追捧 相關崗位供不應求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正在被應用到不同場景中,包括安防、金融、交通、物流、醫療、零售等領域。從機器學習、電腦視覺到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缺口巨大,高水準、專業化的人才更是稀缺,這也對全國高校的高水準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比較突出的一個現象是部分高校為了滿足社會對於人工智慧等新興熱門人才的需求,對於人才培養的方向進行了調整,選擇撤銷舊專業,同時整合資源增設新專業進行招生。其中,資訊與計算科學、電子資訊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或資訊管理等相關專業是近年來高校申請撤銷比較集中的電腦相關專業。

張天野表示:“當前人工智慧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人數基數相對較少,但從面向整個社會的相關崗位招聘來看,目前的人工智慧相關崗位招聘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用人單位對於人工智慧方向的高水準人才需求持續增長、整體的薪酬水準也更有保障。”

就目前招聘市場的反饋來看,對於人工智慧等電腦領域相對較新的熱點,研究生學歷逐漸成為招聘時普遍要求的學歷門檻。除了薪酬待遇水準相對較高之外,從幾個熱門企業的招聘崗位數量中,也能看出對於人工智慧的相關人才需求。從某招聘app的數據來看,比如,字節跳動正在招聘的人工智慧相關崗位共75個,平均月薪3萬元以上;騰訊正在招聘的人工智慧相關崗位共200個,平均月薪2.5萬以上;美團正在招聘的人工智慧相關崗位195個,平均月薪2.5萬以上。

專業跨考有壁壘 不建議盲目嘗試

隨著近年來AI熱度的居高不下,越來越多考生考慮跨專業報考人工智慧方向研究生,但人工智慧屬於理工科的專業,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難度,跨考仍需要根據考生自身情況來選擇。

人群一:電腦相關對口專業群體

對與本科學習的就是電腦相關專業的本科生而言,研究生階段轉而報考人工智慧相關方向,嚴格意義上來講屬於跨考,但是難度不大。這部分考生的優勢在於專業課的備考難度較低,大部分基礎課都在本科階段學習過,因此也是跨專業報考人工智慧的主力。

人群二:理工科群體

理工科的本科在讀人數基數龐大,因此每年都會有電腦基礎相對紮實,但本科沒有學習電腦相關專業的同學在報考研究生時會選擇跨考。部分同學理工科的基礎相對紮實,如果有相對充足的備考時間,跨考成功的概率也不會太低,但在選擇目標院校和細分研究方向時,需要審慎考慮。

人群三:本科學習其他專業的群體

如果本科學習的並非理工科,那考研時跨考理工科的難度本身就比較高,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系統自學。同時由於電腦相關專業,特別是人工智慧專業,近年來的報考熱度很高,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這部分考生想要跨考成功的難度非常大。

張天野提示廣大考研學子:“人工智慧相關專業跨考有壁壘,不建議大家盲目嘗試,否則即便初試能夠通過,復試時依然會面臨比較嚴峻的競爭局面。其實,人工智慧並非獨立存在的專業,在整個社會分工中都有其相應的生態鏈,因此如果想要趕上人工智慧的熱點,也可以考慮相關專業,如數據分析、統計、應用數學等。”


【  責任編輯 :丁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