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中國 >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截至目前,上線慕課數量超過7.68萬門,註冊用戶4.54億,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認定4.15億人次,服務國內12.77億人次學習,建設和應用規模居世界第一,教育的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作為我國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數字教育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準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貢獻。
以大規模開放式線上學習為標誌的慕課,作為數字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我國政府的超前規劃和大力引導,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目標基本實現,極大地拓寬了教育的邊界。隨著短視頻經濟的興起和移動終端的迭代升級,錄播慕課在高等教育領域和繼續教育領域,同步慕課在基礎教育領域特別是中小學教學教研中,短視頻課程與直播課程在社會教育領域都發揮著巨大作用,産生了良好效果。可以説,借助慕課構成的堅實平臺,全民終身學習的理念正在變為現實。
“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究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陳寅恪當年的論斷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教育的變革也不例外,海量的慕課和視頻資源,為當前教育變革提供了無盡的“新材料”。而近年來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則對教育提出了“新問題”。如何將兩者結合,創造更符合教育原理、教育規律和教育精神的教育新樣態,正是“數智時代”教育的使命。
在數智時代,教育不僅在海量資源和便捷終端的加持下,持續創新著教學場景,提升著教學質效,讓學習人數和學習頻次急劇攀升;還通過人工智慧賦能育人、AI成長助手、AI人生導師等途徑和手段,實現了人人會學、人人好學、人人樂學的良好社會景象。
更令人期待的是,在人工智慧技術和開放共用的線上資源雙重托舉下,古典教育精神和現代教育精神正加快融會貫通步伐,使教育從理念到形態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在未來的數智教育中,我們將看到《禮記·學記》中所説的“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善問者如攻堅木,善待問者如撞鐘”的“教”與“學”與“問”的合一;我們還能看到陶行知所説的“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情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的“教”與“學”與“做”的合一;我們更能看到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所説的“全面推進基於核心素養的考試評價,強化考試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的一致性”的“教”與“學”與“評”的合一。
彼時,教師則真正擺脫“記問之學”“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的束縛,重回“導師”“人師”“大師”的“師者”本位,全心全意致力於育人的藝術性工作,全心全意致力於教學的創造性工作,全心全意致力於人類文明的傳承與創新工作,從而通過數智教育新變革,為人類未來托舉更光明的前程。
(作者:羅容海,係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副研究員)
【 責任編輯 :丁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