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中國 >
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了解到,該校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DNA奈米機器,它能夠自動在血管裏找到血栓,實現精準遞藥。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線上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材料》,有望為治療心梗、腦中風等疾病提供新方案。
據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南京郵電大學汪聯輝教授介紹,血栓是導致心梗、腦中風等急性疾病的罪魁禍首,臨床上通常採用溶栓藥物來治療。這種藥物會激活人體內的纖溶酶,纖溶酶則可以溶解血栓的主要成分纖維蛋白。
“但溶栓藥物是一把雙刃劍,使用不當會發生危險。”汪聯輝告訴記者,人體血管破損後,纖維蛋白會形成凝塊,將傷口修復。如果用藥不當,過多的纖溶酶會無差別地將這些正常部位的纖維蛋白也溶解掉,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嚴重的話還會造成傷口暴露並出血。
有沒有辦法讓藥物只針對血栓發揮作用?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南京郵電大學晁潔教授介紹,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團隊歷時近7年,設計出一種能夠在血管內自動識別血栓的奈米遞藥機器。
科研人員首先用DNA摺紙技術構造了一個長90奈米、寬60奈米的矩形片,再將溶栓藥物分子放在矩形片上。隨後,科研人員利用DNA三鏈結構設計了一種門控開關,它將矩形片卷成奈米管,把藥物保護起來。
“門控開關是奈米機器的核心。”晁潔介紹,門控開關帶有凝血酶適配體,能夠自動跟蹤凝血酶,由於血栓附近的凝血酶濃度高,傷口凝塊附近的凝血酶濃度低,奈米機器可以根據濃度判斷自身所處位置是血栓還是傷口,如果濃度高,就打開奈米管,釋放溶栓藥物。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南京郵電大學高宇副教授告訴記者,小型動物模型實驗結果顯示,與傳統給藥方式相比,奈米機器對腦中風和肺栓塞的溶栓效率分別提高3.7倍和2.1倍,凝血功能異常的發生率也顯著降低。
汪聯輝表示,這種DNA奈米機器由人體鹼基構成,可以在人體內降解、代謝,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未來5年,團隊計劃利用大型動物模型進一步開展奈米機器的效用及安全性評估,摸索規模化生産工藝,推動研究成果早日在臨床實際應用,造福更多患者。
【 責任編輯 :張曉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