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中國 > 

清華大學5門課程已使用“智慧助教”,今年將開100門試點課程
2024-03-06 16:11:18.0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馮琪    |   

“學生課本裏住著一個智慧助手,它能夠幫學生理解複雜的知識點,還能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這個原來存在於想像中的場景,如今已經在清華大學的部分課程中成為現實。3月5日記者獲悉,清華大學以“千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GLM”為平臺與技術基座,研發出多個AI助教系統。自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8門課程試點,已有5門課的智慧助教系統完成開發並投入使用。

這些AI助教系統不僅能夠提供24小時的個性化學習支援、智慧評估和反饋,還能輔助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激發學習靈感。

2024年清華大學將開展100門試點課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慧+”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

在教育領域,AI技術的應用正逐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育教學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推進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上,高校也在探索。2023年9月28日,清華大學啟動了一項新的試點計劃——人工智慧賦能教學。

試點工作主要使用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係與智譜華章公司共同研發的千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GLM作為平臺與技術基座,服務不同學科領域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記者從清華大學了解到,新一代基座大模型在整體性能上比上一代有大幅提升,推理速度更快、運算成本更低,還大幅提升了工具使用和智慧體能力,可根據用戶意圖,自動理解、完成更加複雜的任務。

2024年,清華大學將開展100門人工智慧賦能教學試點課程,利用人工智慧輔助或深度介入課程,打造人工智慧助教、人工智慧教師,持續創新教學場景,提升教與學效率與品質。

AI逐漸在不同領域服務師生教學

在清華大學“化工熱力學”課程中,授課教師、化工係教授盧滇楠將100多篇相關文獻和書籍用於垂直模型的持續訓練與校準。目前,該系統已完成初步開發,具備主動出題與答題功能,並在學期末課程大作業中作為輔助工具被使用。

盧滇楠指出,生成式人工智慧將對未來的教育産生革命性的影響。儘管目前其在專業課教學中的精確度還有待提高,但作為“伴學”,它已能夠很好地啟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並與他們共同成長。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龍瀛的“新城市科學”課程基於教師提供的教材、習題、最新論文等大量材料,實現了自動知識點抽取,並打造了人工智慧助教系統。通過知識庫的輔助,智慧助教將答題正確率從80%提升到了95%,並附帶了詳細的答題解釋。該系統還設計了多種功能卡片,學生可以通過輸入相關需求,與智慧助教實時交互以獲得課程輔導,例如課程項目設計的思路提示、流程設計、分析角度等,從而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研究思路的啟發。

“心智、個體與文化”授課教師、社科學院副教授錢靜介紹,智慧助教系統不僅能生成寫作評價標準,還能針對學生的寫作給出具體評價。智慧助教能夠快速學習心理學知識、理論,併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反饋。

“環境決策實踐”課程基於任課教師自主研發的天工AI大模型,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支援、智慧評估和反饋,以輔助其學習過程。

電機係教授于歆傑講授的“電路原理”課程,基於教學團隊錄製的慕課、雨課堂授課材料、往期教學數據等大量資源,進行了知識點輸入和抽取工作,在完成電路圖數據處理和建模理解後,將於2024年春季學期中投入使用。“智慧助教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的答疑解惑;同時,可以協助教師推薦相關資源,為有需求的學生給出延展性學習建議。”于歆傑説道。


【  責任編輯 :丁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