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中國 > 

《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解讀
2024-06-17 15:13:27.0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作者:張欣    |   

建設教育強國,必須鍛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實施辦法》出臺有何背景?部屬師範大學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將如何開展?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為何出臺?

新時代呼喚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

為何實施部屬師範大學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其背後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

從黨和國家的部署來看,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黨和國家賦予了教育和教師工作更重要的使命,寄託了更大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表示,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要著力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從規模擴大向高品質發展。

看差距,補不足。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包括中西部地區的中學將碩士研究生作為教師招聘學歷要求,但同時,我國中小學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佔比與國際水準仍有差距,且中西部與東部差距明顯。

再從現實角度來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推進,近年來社會各行各業對學歷要求普遍提高。“以往公費培養的教師在服務協議期內不能脫産參加學歷提升教育,本科層次的公費師範生政策需要與時俱進優化完善。”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江鵬説。

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徐海陽認為,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人才培養已基本實現由“中師—專科—本科”向“專科—本科—碩士”的結構升級,碩士層次教師是中學教師培養補充的重點。

追根溯源,公費師範生政策改革其實淵源已久。從2007年起,國務院依託6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施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在師範生公費教育、‘優師計劃’、‘國優計劃’的基礎上,《實施辦法》作出高層次師範生培養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對新時代教師教育再謀劃、再提升。”西南大學黨委書記張衛國説。

“為落實中央指示精神,優化師範生公費教育制度,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吸引優秀人才從教,進一步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促進教育公平與品質提升,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在充分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實施辦法》。”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説。

如何培養?

打通師範生公費教育一體化培養路徑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志勇這樣評價:“這一改革是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的重要創新,從制度上推進了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培養重心的系統性躍升。”

創新,體現在哪?躍升,何以實現?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指出了四點。第一,提升培養層次。在原有政策支援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免試攻讀非全日制教育碩士的基礎上,支援公費師範生免試攻讀全日制教育碩士後再履約任教。第二,優化師資配置。在原有政策重點為中西部培養輸送教師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畢業生到中西部省會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區域任教,推進省域內優質師資均衡。第三,強化履約要求。除重大疾病等特殊情況外,本研銜接公費師範生畢業後需履約任教不少於6年,履約任教情況與信用記錄掛鉤。第四,創新激勵機制。符合條件的公費師範生才能實現本研轉段。研究生一年級課程學習結束後,根據本科以來的綜合考核結果排序,按序選定履約任教地。通過綜合表現優秀者優先選擇的機制,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建華指出,《實施辦法》培養目標是全日制教育碩士研究生,實施本科和研究生階段一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加強研究生層次中小學教師培養,並鼓勵支援公費師範生在確保履約任教的基礎上報考博士研究生,有利於促進師範教育品質提升,進一步吸引優秀人才從教,實現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總結本碩銜接政策,即“本研銜接、一體設計;分段考核、整體排序;公費支援、定向服務”。

當前,多所部屬師範院校就落實政策逐步開始探索。

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夏立新表示,華中師大將形成本碩一體進階貫通培養模式,建立本碩學術性與師範性銜接課程體系,整體設計一體化、系統化的培養方案,打通從本科到研究生階段的知識壁壘。

東北師範大學也將建構“3+1+2”全程貫通、本研一體培養模式。本科前“3年”以通識教育與學科教育為重點;大四“1年”強化師範生對本學科知識體系、思想方法的深入理解與高位整合;碩士階段的“2年”深化學科理解,貫通教育理論與實踐。

不同特色的培養模式均指向同一方向:夯實教書育人本領,培育樂教愛生的教育情懷。

怎樣保障?

優化師範生公費教育制度促進教育公平與品質提升

公費師範生有一重要使命:推進教育公平與品質提升。

《實施辦法》指出,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面向全國,重點為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區域培養研究生層次中小學教師。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辦法》以本研銜接整體提升培養層次為重點,以定向地深入推進省域內教育均衡發展為關鍵,以不同階段的學習激勵為杠桿,以強化履約任教要求為保障,示範引領高素質專業化中小學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強化欠發達地區教師定向培養補充。

此舉也為中西部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力量。與此同時,我們還需思考,如何才能讓更多優秀師範生在中西部“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青海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宋磊認為,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強化一盤棋思維。

首先,學校層面,本研銜接公費師範生本科和研究生階段都享受“兩免一補”政策,財政資助覆蓋培養全流程,進一步激發公費師範生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此外,優秀學生可享受國家獎學金,鼓勵學校設立專項獎學金,激勵學生刻苦學習。

陜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群介紹,根據《實施辦法》,學校將與本研銜接公費師範生、生源所在省份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協議》,確保公費師範生畢業後回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地中小學任教。同時,學校將建立公費師範生職後專業發展跟蹤服務機制,制訂五年一週期的專業發展支援方案,有計劃地幫助公費師範生成長為基礎教育領軍人才、中小學校領導人員。

此外,加強中西部地方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也是關鍵。

“讓國家公費師範生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宋磊表示,要認真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補貼政策,加強農村牧區教師週轉房建設,不斷提升艱苦邊遠地區教師待遇保障水準。落實工資待遇、年度體檢、津貼補貼、重大疾病救助制度。

最後,完善職業發展培養路徑必不可少。

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林亞表示,河南將依託中原名師工作室、“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平臺,建立一貫制本研銜接師範生專業發展支援服務體系,為公費師範生制訂個性化、進階式的職後發展規劃,打造本研銜接師範生從教典型和榜樣,更好發揮他們的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強教必先強師。未來,將會有更多高素質專業化中小學教師托起中西部基礎教育的明天。


【  責任編輯 :丁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