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中國 >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打造高品質思政課離不開改革創新。近年來,“行走的思政課”成為許多大中小學校和區域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新嘗試。探析“行走的思政課”的價值意蘊、實踐進路與優化策略,對於辦好思政課、教育引導學生在行走實踐中增進對理論的理解認同具有積極意義。
“行走的思政課”的價值意蘊
“行走的思政課”是一種將思政課教學空間和資源拓展到廣闊社會生活中去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基本特徵在於,學生走出校園教室,在社會中開展參觀遊覽、考察調研、志願服務、實習實訓、演出創作等實踐活動,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增進本領和才幹。與傳統思政課教學方式相比,“行走的思政課”不僅實現了教學空間從校內到校外的拓展和轉移,能從農村城市、田野廠房、紀念場館等一線場景中獲得豐富鮮活的教學資源,同時其學習方式也從被動聽講變為主動觀察、言説、創造,學生能從中獲得能力提升與思想錘鍊。
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具有深刻的現實必要性,包含豐厚的價值意蘊。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實踐觀貫穿于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方針。毛澤東指出,教育必須同生産勞動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同生産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行走的思政課”包含“五育”功能,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應然之舉。德育方面,學生在參觀革命紀念地、紅色場館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革命建設歷程的認知,在考察鄉村振興、城市發展的體驗中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生走出校園考察實踐,可以增進其對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體認,在行走拉練中增強體質,在自然山水和藝術場館中提高鑒賞美與創造美的能力,在志願服務中養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習慣。“行走的思政課”能夠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機連接,是提高教學親和力和針對性的可靠手段。課程展開方式靈活,用歷史的遺跡、真實的場景、可敬的人物呈現真理的魅力,調動起“網際網路原住民”參與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將感官體驗和理論思辨相結合,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行走的思政課”的實踐進路
“行走的思政課”以顯著的實踐性成為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具備推廣實施的深厚潛力。教師和學校作為組織開展教學的主體,要積極引領學生走向廣闊社會,拓展教學空間資源,確保“走得出”。不同距離的目的地帶來差異化的行走體驗和育人效果。學校所在市縣往往擁有田地果園、廠礦企業、社區集鎮、名勝古跡、文博場館、革命紀念地等自然文化資源,交通聯絡便利,可與相關單位機構結成穩固的合作關係,開發成為可複製延續的行走課程。區域的發展變化折射出國家的奮進歷程,司空見慣的小故事蘊含著社會變革進步的大道理。“行走的思政課”也可以借助對口幫扶、暑期實踐等機制跨越城市和省域開展,空間的距離産生場景的異質性,學生敞開心靈接受新事物,更容易在考察交流體驗中留下深刻印象,讓“行走的思政課”成為學生精神成長中的關鍵事件。
實施“行走的思政課”,需要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不同環節增強理論闡釋與行走經歷的連接,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在行走現場,教師快速調動起自身理論儲備和高昂情緒,結合眼前場景對應的歷史故事、治國方略,進行簡明扼要又切中肯綮的講解,闡釋事例包含的發展規律、理論內涵、哲學意蘊。回到課堂後,把行走經歷中獲取的圖片資料、歷史或現實故事加以整合,隨教學進程穿插在相應章節,實踐案例對理論論證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增強理論講解的力度、效度和溫度。學生在完成行走後,回顧總結實踐所得,在課堂上展示分享,用自己的語言完成對理論的再現與確認,達到知行合一。教師對學生的展示加以點評,指出亮點特色,增強學生實踐的成就感與獲得感。
“行走的思政課”為學生進行理論研究和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厚素材,教師因勢利導促成學生産出智慧成果,並推動傳播分享,將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增加課程深度。學生開展社會調研、人物訪談後完成學術論文、調查報告、口述實錄等研究成果,受到學術訓練,由觀及悟,信而能行。隨筆、詩歌等文藝創作能記敘行走的感悟心得,抒發熱愛家鄉、緬懷先烈、禮贊成就等美好感情。學生還可基於行走經歷進行繪畫、攝影、音樂、微視頻、短劇等創作,凝成兼具情感濃度和理論熱度的藝術作品。教師和學校盡力為學生實踐作品創造課堂彙報、彙編展演等展示交流機會,延展行走經歷的思政教育鏈條,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行走的思政課”的優化策略
“行走的思政課”是一項系統工程,優化“行走的思政課”需要教師、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等凝聚合力。教師需要提高行走意識,通過佈置行走任務、帶領學生實踐、凝練行走成果等方式,讓學生行有收穫。“行走的思政課”迥然區別於照本宣科、迴圈論證式教學,呼喚教師提高教學轉化能力。錘鍊在行走現場將理論儲備轉化為現實闡釋的能力,選取最相關的知識點,快速在理論和現實之間建立有機連接,將理論話語轉化為生活話語、大眾話語,把道理講得接地氣。增強在課堂上將實踐經歷轉化為教學素材的能力,善於將實踐經歷穿插到理論傳輸過程中,增強説服力。學生走上講臺彙報分享是擴大行走成效的必備途徑,教師應善於組織,合理安排分享時間,對學生給予有針對性的點評鼓勵。引導學生將行走感悟轉化為理論和文藝作品,並尋找和創建各類展示平臺,讓學生作品得以分享。
“行走的思政課”需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學校要加強謀劃,完善制度,為師生外出實踐提供充足條件保障。做好頂層設計,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周邊地域資源文化狀況,科學設定行走目的地和組織辦法,打造可持續、有特色的長線教學項目。黨委總體領導,協調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務處、學生處等部門實現聯動,使“行走的思政課”與專業課教學、整體人才培養方案有機銜接。為師生開展“行走的思政課”提供時間、場地與資金支援,建立行走成果推廣展示平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區域統籌引導,拓展實踐目的地,研發實踐手冊,確保各學校師生既走得出,又走有所獲。以“行走的思政課”為紐帶,營造行走共同體,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組織舉辦“行走的思政課”經驗交流會,傳播推廣優秀學校實踐案例。將“行走的思政課”實施狀況納入學校評價考核與督導指標,建立長效機制,真正在各級各類學校落地落實。
【 責任編輯 :丁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