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3年報披露 看看96家溫商上市企業成績如何

時間:2024-05-13 15:23:31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李顯

進入5月,A股2023年報已披露完畢。

2023年,在A股上市的溫商企業成績如何?據了解,“求新求變”是溫州企業領頭雁們共同推進的主旋律,為此他們各顯其能、百花齊放進行了大量探索與創新。難能可貴的是,在新賽道、新技術、新模式等各大要素變化越來越劇烈的同時,溫商企業依然保持著“穩健成長”的整體步調。

整體增幅遠超大盤,但個股層次明顯拉開

2023年度,96家在A股上市的溫商企業總計實現了營收4573.13億元,凈利潤385.9億元,較2022年度分別增長了10.86%和26.25%。從整體增速來看,遙遙領先於A股整體的0.85%和-1.2%增速。

溫州本土上市創造的營收約佔35%,凈利潤約佔33%,雖然比例相對較小,但以“傳統産業”為主的本土上市公司在整體抗風險能力上表現優於在外溫商企業,2023年它們中86%實現了盈利,有八成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有一半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雙增長,這幾項指標均跑贏了大盤。甚至於本土還有9家上市公司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兩位數增長;比例上同樣佔優。

雖然都是上市公司,但企業之間的規模體量層級正在明顯拉開。以本土36家企業為例,正泰電器、華峰化學、森馬服飾、偉明環保4家企業佔了本土上市公司1614億元營收中的64%、128億元凈利潤中的73%。2023年,有9家溫商企業實現了超百億元的營收;但營收不足10億元的還多達28家。

總市值回到了“萬億級”,但離牛市還挺遠

從2022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到2023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溫商上市企業的股價表現整體來説波動不大。從上一年度的0.97萬億元,增長到了1萬億元,距離2021年的1.25萬億元高點依然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與2022年度的“跌跌不休”、整體蒸發2000多億市值相比,超過一半的溫商上市公司在這一年裏實現了市值的正增長。在上一個年度,股價表現最好的企業只漲了55.07%;但在2023年,包括金卡智慧、通力科技、華星創業等公司在內多家企業實現了市值的翻番。

當然,股價只是一個參考,無論對於股民還是上市公司高管來説,它的走勢都是難以捉摸的。均瑤集團旗下的吉祥航空便是最典型的例子:2022年,這家公司受疫情影響巨虧41.48億元,但在二級市場上卻實現了股價的正增長;而在2023年,民航業強勢復蘇,吉祥航空以營收與凈利潤三位數增長的“王者歸來”交出了極為漂亮的成績單,但市值卻同比跌去了35%。

壓力在細節中,信心也在細節中

手握大量流動資金的上市公司每年都會購入大量理財産品,但在2023年度,這一現象出現了大幅“降溫”。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年內共有451家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産品,相比去年同期的944家,下降52.22%;合計認購理財金額為1520.2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3.65%;上市公司持有理財産品數量由去年同期的5988個降至2624個,較去年同期下降56.18%。

溫商上市公司的年報同樣也體現了這一變化,有部分企業“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流出額出現了大幅下降,原因是“購買理財産品的投資減少”。理財産品“不香了”,既有市場上理財産品收益降低的因素,也與上市公司閒置資金變少有關。

2023年度,96家溫商上市公司總計支付各項稅費230.77億元,較2022年度的241.64億元減少了10億多元。在上市公司總量增加的情況,稅費的減少體現了企業的經營壓力。

基本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2023年度,96家溫商上市公司中有21家企業的基本每股收益超過1元,比上一年度減少了7家。這一指標最高的是春風動力,達到6.7元。它也是唯一一家基本每股收益超過5元的溫企。賺錢確實變難了。

但在同時,體現上市公司信心的指標也有不少。2023年度溫商上市公司的資産總額增加了537.7億元,這是企業加大投資所帶來的;上市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從上一年度的136.8億元,增長了143.56億元。研發費用超1億元的企業從27家增加到了35家,環旭電子、藥明康得、正泰電器等三家企業研發費用均超過了10億元。

多數企業都在推進“降本增效”,調整用工結構是重要的切入點之一。2023年,地素時尚、安正時尚兩家服裝企業都將終端員工調整為勞務派遣或項目外包等合作關係,員工總數均減少千人以上。但放諸於整個溫商上市公司群體,企業員工總數依然處於穩步增加態勢——2023年度96家溫商企業在職員工總數達到31.98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了1萬多人。溫商企業中的“萬人大廠”,除了正泰電器、藥明康得、環旭電子之外,新增了金誠信與吉祥航空兩家。

舍得花錢,更舍得發錢

2023年度,哪家溫商企業最賺錢?

今年1月以來,因美國生物安全方案風波,藥明康得市值暴跌。但在2023年度,它無論在盈利還是在市值、現金分紅乃至於高管薪酬等方面,都是溫商企業中的“斷層第一”。

2023年度,藥明康得實現歸母凈利潤96.07億元,市值雖然較上一年度有所縮水,但依然達到2161億元。他們拿出了28.82億元的現金進行分紅,作為掌門人,溫商李革的薪酬保持不變,依然是4196.86萬元。

盈利亞軍是本土的正泰電器,歸母凈利潤為36.86億元。正泰同時也是溫商上市公司中繳納稅費最多的企業,去年繳納各項稅費總計30.32億元,已連續多年實現“斷層第一”。

2023年度,大多數溫商上市公司中的老闆與員工工資維持了3%-8%小幅上漲的趨勢。在李革之後,華峰化學的楊從登和華峰鋁業的陳國楨分別拿到了768萬元和634萬元,在董事長中排名第二和第三。96家企業支出的薪酬總額達到568.33億元,較上年度多支出了40多億元。每人平均薪酬最高的企業依然來自金融與地産領域,愛建集團每人平均薪酬75.35萬元、新湖54.1萬元,分列第一、第二。網際網路行業的每日互動每人平均薪酬接近40萬元;製造業中,服裝行業的森馬服飾、地素時尚、美邦服飾每人平均薪酬都超過30萬元,比較亮眼。

共有76家溫商企業進行了現金分紅,總計分紅145.06億元。現金分紅企業數佔比為77%,高於A股平均的73%。藥明康得、正泰電器、飛科電器等三家公司現金分紅超過了10億元。由於許多企業股價都處於相對低位,多家企業的股息率(每股分紅與每股股價比率)超過了一年期定存利率。比如紅蜻蜓,其分紅方案是每10股派發2元,以5月8日收盤價5.14元的股價計算,它的股息率為3.89%;報喜鳥同樣也是每10股派發2元,以5月8日收盤價5.96元每股計算,它的股息率為3.36%……兩家企業的股息率都達到甚至超過了部分銀行五年期定存利率。

打開新的業務成長曲線

解讀A股“優等生”的成績單

仔細閱讀上市公司2023年報,無處不在的變化是最直觀的感受。無論從業務到技術乃至經營模式看,都是如此。

2006年開始涉足光伏産業,2015年通過收購旗下光伏資産實現太陽能産業上市,正泰用了近20年的時間,實現了光伏業務佔比超過低壓電器業務。但在近幾年,隨著新興産業的高速崛起,企業業務轉型的速度變得無比迅速。同樣是樂清的上市公司,意華股份在2017年登陸資本市場時,是一家純粹的連接器企業,而在2023年年報中,它的主營業務中太陽能支架營收超過了30億元,佔比達到62%,光伏支架成為了第一主業。近幾年來,大量的溫商上市企業便是如此迅猛地推動著業務、技術乃至經營模式的革新,其目的,用年報中高頻出現的一句話來表示,即“打開新的業務成長曲線”。

業務轉型是最直觀也是最劇烈的一種方法。幾年來,很多企業已經完成了主營業務的轉換。比如德力西旗下德新科技與甘化科工,原本主業為客運與制糖,如今,前者以鋰電池産業鏈業務為主,後者則成為了一家軍工製造企業;均瑤旗下的大東方,原本以百貨業務聞名,近幾年佈局兒童醫院,2023年度醫療健康業務佔比已經超過三分之二。業務轉型見效快,但也同樣見風險,近幾年開闢新産業,但因種種原因又回到傳統主業的上市公司也有多家,轉型教育、新消費、新能源等領域,溫商上市公司交的“學費”也頗為可觀。

新領域、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窮,帶來的變化也是亂花迷人眼。但從上市公司中“優等生”的實踐來看,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以品牌和産品為支點,推動産業鏈延續與價值鏈升級才是成功的內核。

金卡智慧是2023年市值增長最快的溫商上市企業。市場的熱捧源自他們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産業,以智慧化、物聯網的運用不斷打開電力、燃氣、水務等領域市場。

品牌升級是永遠不會過時的理念。專注于品牌升級,近年來,飛科電器的中高端産品銷售佔比繼續提升,2023年度已達到50.95%。在品牌力的加持下,其子品牌博銳2023年度實現營收8.69億元,同比增加15.48%,新的業務成長曲線已然成型。本土的報喜鳥,持續多年深耕自有品牌、推進多品牌戰略。近4年來,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速達到11.52%、歸母凈利潤年複合增速達到23.95%,經營業績增速引領服裝行業。除了主品牌報喜鳥之外,該公司旗下哈吉斯、寶鳥等品牌營收均已突破10億元,形成了多條業務成長曲線齊頭並進的態勢。

化粧品行業的珀萊雅,第二增長曲線佔比也在持續上升。2023年,該公司旗下彩粧品牌彩棠實現了10.01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5.06%。溫商上市公司中股價最高的春風動力,在全地形車、兩輪車之外,又開闢了第三業務成長曲線——以都市出行為主要市場的極核電動車……

在新領域的開疆辟土,推動著“優等生”研發項目、研發投入的大幅攀升。2023年度,溫商上市企業的研發方向中,新賽道、新項目佔比非常高。比如合興股份,當年新立項69個項目,新能源項目佔了15個;涉及智慧駕駛、智慧座艙的項目佔了14個。新能源、半導體、元宇宙、數字人、人工智慧……大量的溫商企業正在融合最新的技術手段,探索新的應用領域,以新産品探路,去開闢新的業務成長曲線。

儘管其中很多新業務的市場規模還只有數千萬元乃至還處於試用階段,但路雖遠,行則將至。(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