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溫州市生態環境局主辦的“美麗溫州建設”媒體采風行活動繼續舉行。當天,二十多名中央、省、市媒體記者先後走進蒼南礬山、龍灣瑤溪村、甌海山根村等地,一同尋訪“美麗中國”的溫州樣板。
一路行來,所到之處,風光旖旎、生態秀美。這得益於溫州市多年來持之以恒推進“美麗溫州建設”。
蒼南礬山:棄山的“逆襲”之路
一走進蒼南礬山,滿眼望去一片綠意,一幅青山、綠水、藍天的美好景象。
蒼南縣礬山鎮,素有“世界礬都”之稱。以煉礬業為主要經濟支撐的礬山鎮,一度成為溫州市的“工業心臟”。然而,採礦煉礬極大地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2017年開始,礬山鎮走上生態修復之路,對當地小礬廠和煉礬點採取了包括強制爆破在內的集中整治行動,拆除小礬窯、熔化爐以及廠房一百多座,填埋結晶池和清理風化池六萬多立方米。
此外,礬山鎮投入大量資金建起環保車間、礬煙管道、礬渣堆放場,對“三廢”進行整治。礬山鎮還大力推進荒山造林、國土綠化等基礎性工作,投入1500多萬元,種植珍貴樹種10800畝,城鎮植被覆蓋率突破70%,並獲評“省級森林城鎮”、首批“國家級森林村莊”等榮譽。此外,礬山鎮還入選了國家工業遺産名單、獲批創建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省級旅遊風情小鎮。
礬山鎮委副書記、鎮長林文影表示,礬山鎮通過保護開發工業遺存,修復生態環境,加快文旅融合發展,探索出一條綠色經濟之路。“秉承‘文化立鎮、旅遊興鎮’的發展理念,深度挖掘文化內核,依託獨特的礬礦工業遺産優勢,以點成線、以線帶面,打造風格突出、品質一流的美麗溫州體驗地。”
接下來,礬山鎮在做好工礦文化挖掘和工業遺址保護的同時,將進一步整合礬礦博物館、礬礦三車間、福德灣礦工村、挑礬古道等工礦遺存、朱程故居、朱程將軍紀念館等紅色研學資源及鶴頂山、筆架山、茶通天下等生態旅遊資源,做好文化遺産保護和全域旅遊發展,進一步推動礬山文化和旅遊高品質融合發展。
溫州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小越表示,將原本的廢棄礦洞建設成為美麗生態建設的示範點,走生態發展的道路,蒼南礬山是“美麗溫州”建設的一個縮影。
瑤溪街道瑤溪村:山青水綠成為主色調
瑤溪街道瑤溪村,位於大羅山東北部山麓,全村常住人口約2000余人。山青水綠,已成為該村的主色調。瑤溪街道瑤溪村更是在2021年創成了“無廢村”。
溫州市生態環境局龍灣分局黨組成員章松來介紹説,在瑤溪街道瑤溪村,生態環境之美來自撬動資源、帶動多方力量。“在無廢村的創建過程中,一方面通過政府引領,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村居作用,開展河流整治,垃圾處置等工作,最終實現了‘無廢’目標。”
位於瑤溪村裏的瑤溪河從大羅山上汩汩而下,碧波盪漾,穿村而過。2022年,瑤溪河獲評省級“美麗河湖”,目前瑤溪河的水質基本維持在Ⅰ—Ⅱ類。
此外,瑤溪河瑤溪水質站完成安裝,實時檢測水質;瑤河水庫、瑤瓏山塘、瑤溪防洪堤、大浦水閘等工程陸續實現物業化管理,提高了運作效率……
此前,瑤溪街道還投資1045萬元開展龍灣區北山河活水工程建設,新建大浦水閘,北山節制閘,改造龍東節制閘等,修復水體自凈能力。而在瑤北片工業園區,在街道的牽頭之下,一支由企業自發組建的“環保自律巡邏隊”每天熱火朝天地開展安保、環境巡查等工作。
大唐5G、中國眼谷、北斗基地……為保護環境生態,瑤溪街道還拆除整改高污染工業園區,騰籠換鳥,引育集聚一批高成長型數字經濟企業,全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趁著“未來鄉村”之東風,瑤溪街道謀劃出了“文化+産業+共富”的發展路徑,改造起楊梅産業園,發展出高端民宿,建立了一系列的沉浸式體驗的文旅業態,推出“拾趣鄉村”的輕享時光……一條精緻的文旅綜合帶呼之欲出。
甌海山根村:共用舊改成效
山根村坐落于大羅山腳、塘河岸邊,總規劃面積613畝。全村依山畔水、建築肌理完整,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村。
山根村,是溫州首批25個未來鄉村建設試點單位之一,是美麗溫州體驗地之一,也是低成本、微改造、精提升,實施鄉村有機改造的先行示範項目。
溫州市生態環境局甌海分局生態科科長諸冠華介紹説,在打造“網紅”山根村上,2018年對山根河上游的睦州垟村和霞岙村實施截污納管,2020年對山根河周邊住宅區開展污水零直排小區建設,並利用濕地凈化功能,做生態化的迴圈處理系統,山根河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在水景觀體系打造上,山根村採用一些生態、低成本的材料,選用鄉土化、有野趣的、存活率高、耐養的綠植;在水岸遊步道等硬質鋪裝上,用了海綿城市的概念,採用很多拆遷下來的、透水性非常強的老磚;在水系駁岸建設上,採用菖蒲、鶯尾等水生植物來做生態護岸,增強未來魚類的一個休憩、繁殖空間。
此外,山根村通過“微改造精提升”對舊村進行保護性改造,實行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推進實現共同富裕,打造成為美麗鄉村的體驗地。
溫州市甌海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經理徐昊介紹説,如今的山根村實現了“原鄉人共用發展、新鄉人創新創業、歸鄉人寄託鄉情、遊鄉人體驗生活”的“四鄉人融合發展”。同時,還推行原住民“股金、租金、薪金、山貨金、保障金”的五金共富模式,形成“小村反哺村民”的共建共用共富局面。
2021年,山根村集體收入186.1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165.5萬元。民每人平均收入5.1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00多個。
溫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舉行“美麗溫州建設”媒體采風行活動,就是為了集中展示近年來溫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及大力推進美麗溫州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助推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有效提升,切實增強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潘涌燚 鮑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