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2021世青會首場活動啟動

時間:2021-05-14 10:25:27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胡俊劍

高峰論壇啟動儀式 孫斌/攝
高峰論壇啟動儀式 孫斌/攝

文泰高速的開通,將“藏在深閨”的美麗泰順推到臺前。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是個山區縣。重重山巒制約了泰順的發展,也為泰順保留下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在泰順烏岩嶺保護區的莽莽原始森林中,棲息著世界瀕危鳥類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黒麂、臧酋猴等保護動物也在這裡繁衍生息;浙南木犀、泰順皿果草和浙閩龍頭草等各類珍稀植物數不勝數。去年,泰順還發現了極度瀕危物種中華穿山甲、“世界動物活化石”金斑喙鳳蝶卵、“消失”30多年的小靈貓……

文泰高速的開通,也讓泰順的物種保護面臨更大的挑戰。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指出,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

為此,5月13日,泰順舉辦“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作為2021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首場活動,論壇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旨,邀請研究人員、企業家,討論如何通過開展國際合作項目來保護生物多樣性、避免威脅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以及天然動植物在醫藥領域的應用、生物資源的利用方式等議題。

生物寶庫 名副其實

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小靈貓影像。 圖源:烏岩嶺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
紅外相機捕捉到的小靈貓影像。 圖源:烏岩嶺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

泰順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是國家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首批碳匯城市,縣域森林覆蓋率達76.88%,擁有被譽為“天然生物基因庫”和“綠色生態博物館”的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盛譽的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

亞熱帶海洋型季風氣候給泰順帶來溫和的氣候和充沛的雨量。這塊四季分明且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土地,成為植物生長的福地,造就優越的生態環境,從而孕育出珍禽異獸在此繁衍生息。據統計,泰順縣境內有植物342科1379屬3690種,動物252科1185屬1551種(2016年數據),動植物資源分別佔浙江省植物種類的50%和動物種類的53%。

珍貴程度堪比“國寶”大熊貓、昆蟲世界中唯一的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列“世界八大國蝶之首”的金斑喙鳳蝶也在泰順屢現蹤跡,去年還發現6粒金斑喙鳳蝶的卵。同樣在去年,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隊通過紅外相機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Viverricula indica),這個在浙江“消失”30多年的動物又重回人們的視野。

瀕臨滅絕的野生短萼黃連,經科研人員艱苦尋找、收集種子和精心養護後,已成功培育出幾百株;在眾多專家的指導下,烏岩嶺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攻克了瀕危鳥類孵化和育雛的技術難關,目前黃腹角雉人工種群數量已突破100隻。

“溫州作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在踐行生態保護國家戰略中,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玉明説。他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交流思想,分享經驗,攜手合作,為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世界貢獻智慧和力量。

保護先行 持續發展

龍麗溫高速公路文成至泰順段。鄭高華/攝
龍麗溫高速公路文成至泰順段。鄭高華/攝

泰順這座“生物寶庫”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重重大山的保護。但是,高速發展中的泰順正在一步步“走出大山”。

改革開放以來,泰順全縣地區生産總值由4227萬元增加到98.97億元,翻了234倍;每人平均GDP從156元增加到26538元,翻了170倍。尤其是2020年12月22日下午龍麗溫高速公路文成至泰順段建成通車後,泰順旅遊的發展又開啟了新篇章。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5日泰順縣累計接待遊客12.9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億元,相比去年增長200%。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不由讓人擔心泰順這座“生物寶庫”的安危。所幸在這方面,泰順縣委縣政府有著堅定的認知。“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泰順縣自2003年實施生態大搬遷工程以來,18年累計搬遷安置群眾超過10萬人,“在實現了群眾安居樂業的同時,也為野生動物“騰挪”出了生存棲息空間。”泰順縣委書記林萬樂説。

騰出空間的同時,泰順也在積極尋求外力合作,科學地保護、發展和利用“生物寶庫”。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盧耀如在接受現場記者團採訪時説:“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來使得環境更好,另外也要在保護的基礎上來研究如何利用生物的多樣性,促進綠色發展。”他表示,泰順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中應該注意生物與地質環境的關聯。同時,一地的保護是不夠的,要與其他地方互相協作、共同保護。

在這次召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上,泰順縣與鄭光美院士專家團隊、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和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在隨後的專家主旨報告階段,主要從事遙感科學與應用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在《地球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主旨報告中,闡述了大數據在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中的實際應用。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明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于明堅也分別做了主旨報告,共同助力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

搭建平臺 造福人類

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啟動儀式現場。 孫斌/攝
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啟動儀式現場。 孫斌/攝

“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 是2021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首場活動。

4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倡導“共同構建人類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並且中國將於今年10月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2021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首場活動選擇“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可謂正當其勢。

同時,“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的舉辦也恰逢其時。2021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將圍繞氣候變化、“網際網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領域,讓各國青年科學家交流思想、互學互鑒,讓各界青年英才施展抱負、成就夢想。以創新驅動實現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大方向,“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通過深入探討生物多樣性、生物安全、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等相關議題,與會專家利用先進科技成果實現“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願景,恰逢其時。

而論壇選擇在泰順舉辦,更是選對其地。泰順豐富的物種、為保護物種多樣性而採取的積極措施,為論壇提供了一個個真實又生動的案例。

全球生態多樣性項目Bio2Bio主席Velia Siciliano博士在致辭中認為:“我確信通過我們今天會議的討論,我們將深刻領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以及將它用於生物醫學,和開發其用於增進人類的福祉。”在隨後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安全問題及解決辦法”“生物技術與生物醫學”“國際濕地城市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等分論壇上,Velia Siciliano、施一、Vidushi Neergheen、方少波、張麗、袁波等學術召集人與中外科學家匯聚一堂,進行了專業、深入且富有成效的討論交流。

“我們將充分利用峰會平臺,更好為各國專家搭建交流載體,推動對話、匯聚智慧,為新時代美麗浙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援,讓科學技術更好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浙江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謝志遠如是説。(胡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