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我國正式啟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普查截止時間為2016年12月。如今,歷時四年的“國寶大調查”已進入尾聲,記者昨日從自治區文化廳獲悉,廣西已圓滿完成普查工作,經認定,全區共有收藏單位280家,新發現、新認定藏品數超過6萬件/套,目前廣西在“全國可移動文物資訊登錄平臺”上申報藏品的總數達32萬件/套。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範圍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人民解放軍及武警部隊四大類國有單位,涉及19行業和系統。普查對象為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珍貴藝術品、工藝美術品,重要古籍、文獻資料、手稿,反映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産、社會生活有關的代表性實物及具有科學價值的古生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
4年來,全區各級政府共安排普查經費1788.67萬元,先後有2100名普查員、專家和志願者參與此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舉辦各類培訓210次,培訓人員達5672人次。截至2016年8月底,經過文物認定後,全區共有國有收藏單位280家,收藏文物總數為32萬餘件/套。其中文博系統收藏單位105家,非文博系統收藏單位175家;其中一級文物有335件/套、二級文物有4952件/套、三級文物有35913件/套、一般文物有120077件/套、未定級文物有165993件/套。其中,新發現、新認定藏品總數達到60678件/套。
據了解,廣西的文物類別主要為古籍、瓷器、石器、陶器、織繡和錢幣,佔全區文物總數的64.55%。此外,廣西已于2015年10月份完成全部文物普查數據的登錄工作,廣西在“全國可移動文物資訊登錄平臺”上的申報藏品總數為327290件/套,已登錄327290件/套(實際數量984588件),藏品報送進度為100%。
截至目前,廣西的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覆蓋至國民經濟全部19個行業、系統的各類國有單位,各級普查工作機構和工作機制有效建立,文物收藏情況摸底調查、文物認定、文物資訊採集登錄和數據審核等各項任務均如期完成。通過對全區可移動文物進行全面調查登記,建立可移動文物資訊平臺的登錄製度,實現了全區文物資訊資源的整合利用和動態管理。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的完成也將對加強我區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和管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