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越唱大路越寬闊
——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廣西民歌背後的故事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李湘萍
★編者按
這片熱土被譽為“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這個舞臺堅守民歌的定位,執著于對民歌的傳承、匯聚、創新和弘揚——17年來,一批具有廣西民族音樂特色、凸顯壯鄉民歌韻味的廣西新民歌,一批在廣西本土成長起來的歌手,從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出發,傳揚世界,展示了一座城的文化底蘊、彰顯了文化盛會的特色。這些歌、這些人、這段情,讓人回味無窮……
大地飛歌/給民歌穿上時裝
“給民歌穿上時裝”是1999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最大膽的藝術構想。這一理想的構築過程,讓首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高揚“民族歌曲流行化”的這面大旗擁有了真正鮮活的生命和確切紮實的詮釋。開幕式主題曲《大地飛歌》,經由宋祖英一朝唱響,便飛騰了整整17個年頭,時至今日仍傳唱不衰,堪稱經典。
猶記得《大地飛歌》的曲作者徐沛東曾這樣評價首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起點非常高,真正站在國際的起點,具有時代性、國際性。整臺晚會體現了一種朝氣蓬勃的風格,充滿新意,令人振奮。”他在創作《大地飛歌》時,吸收了很多元素,不拘泥于一個地區的一種風格,汲取了廣西的山歌調,用技巧串起來,“小歌大作”——整首歌很簡單很小,但做得大氣,既有群眾性,又有藝術性。
《大地飛歌》的詞作者鄭南,則是被壯鄉首府南寧,這個民歌匯聚如海的地方,這座充滿民歌情懷的城市,深深感染。鄭南對廣西一直心生嚮往,因為廣西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是音樂人都想去的地方。當他接到前往南寧采風,為民歌節創作新歌曲的邀約時,欣然應約。短短的幾天采風時間,他感受到了南寧人民的熱情,感受到了壯族山歌文化的魅力,特別是壯鄉那紅紅的荔枝,一下子打動了他,讓他的靈感噴薄而出。猶恐靈感跑掉,采風結束時,鄭南沒有立即離開南寧,而是獨自繼續留在賓館,連續幾天時間沒有離開房間,一口氣寫下十余首歌詞,包括《大地飛歌》《紅豆紅》《壯家山歌》等。
“牡丹開了唱花歌,荔枝紅了唱甜歌,唱起那歡歌友誼長,哎——長過了劉三姐門前那條河……”朗朗上口的歌詞,動人心弦的旋律,《大地飛歌》領著廣西民歌一路高唱,歡快地敲開了世紀之門,迎來了新民歌的新天地。
田間尋歌/將民歌帶出阡陌
老歌新唱,是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一個重要標簽,是民歌“時裝”的外在表現。但不管這件“時裝”如何變幻,其“新”一定是在傳承、弘揚傳統民歌文化基礎上的創新,其“根”仍是深扎現實生活、融入民間大眾血脈的原生態文化。
一直關注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了解廣西民歌的觀眾,不會忽略“范西姆”這個名字。這位廣西著名民族音樂學家,從1999年第一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始,在多屆民歌節上,為開幕式晚會創編了多首歌曲,比如女聲獨唱《壯鄉美》、重唱《三月木棉紅緋緋》、女聲小組唱《踢沙情》、男聲小組唱《毛南山歌比星多》等,這些採擷壯族、京族、毛南族優秀民歌素材,注入現代意識加工改編成的新民歌,既有本土韻味,又具時代氣息,好唱好聽。
高高飛揚的民歌,總被一根細細的線牽引著,其中一頭就拴在音樂家丈量大地的腳上。范西姆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遍了廣西77個縣上千個自然屯,蒐集了2000多首民歌,是他首次發現壯族三聲部民歌,編撰了兩部數百萬字的廣西民歌和民間藝術百科志書,將幾千年來散落在廣西民間的無形的精神遺産變為有形的文化財富。
彎彎采風歌圩路上,范西姆嘗盡酸甜苦辣,有時甚至險象環生。以往許多民歌高手都住在邊遠的村寨,交通不便。可范西姆常常扛起15公斤重的錄音機,挎著簡單的行李,就步行上路了。有一次,他順路搭坐的拖拉機翻車了,整個車摔成了一堆爛鐵,死裏逃生後,他撿起一塊拖拉機碎片遮擋大雨,跑回了村子。即便如此,范西姆也沒有停下採集鮮活民歌素材的腳步。
有了音樂家們的執著努力,更多質樸如泥、極具原生態特色的鄉土之音,蛻變成優雅民歌從民間走來,走上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大舞臺——
那坡黑衣壯“尼的呀”合唱團的女聲多聲部合唱《黑衣壯歌》,穿越時空,穿透心靈,悠揚如竹下風;“無指揮、無伴奏的復調式多聲部合唱音樂”侗族《蟬歌》,宛若山野中奔流的清溪,時而高昂渾厚時而婉轉幽回;天琴彈唱《唱天謠》,攝人心魄的清唱,以樂器天琴來伴奏,顯得無比靈動、歡快,別有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