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到百色後,廣西圖書館暫居百色行健中學子隆堂。圖片均為廣西圖書館供圖
再度轉移
為防不測兵分兩路
1940年,廣西圖書館回到南寧,整理舊務,重新開館。
豈料才稍稍安頓,戰火又起:1944年8月,日寇為打通由平漢途經湘、桂兩省至越南的陸路交通線,從湖南、廣東發兵向廣西進犯,“桂柳會戰”于9月爆發。日寇在攻佔桂林、柳州後,向西南進攻,11月24日攻陷南寧。
南寧再次淪陷。圖書館不得不再度倉促轉移。黃立生館長在回憶文章中寫到:“這次疏散,事前微有所聞,且已稍具經驗,圖書一項,損失極少。”
第二次疏散時,由於有前一次的經驗,相對從容。頭等大事是搶租船隻,所有書籍一律著人緊急打包,盡數裝船。裝船完畢,立刻起航。由於當時戰況複雜,摸不住敵軍下一步的進攻方向,幾隻船在江上行止不定,徘徊觀望,漂泊數日也不敢靠岸。
為避免館藏書籍同遭不測,館員們最終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流通部主任陳寶經和幹事黃似蘭(黃立生六妹)保護部分珍貴書籍在果化(今平果縣境內)登岸留守,一路由館長黃立生率領其餘人員,將大部分圖書運往田東再至百色。
黃似蘭曾經回憶了這段往事:果化鎮在右江邊上,時值寒冬,兩名館員食不果腹,又擔心書籍安危,終日惶惶。12月底,日軍佔領隆安,果化鎮離隆安只有48公里。憂心如焚的兩名館員一收到消息,立刻雇來馬車,繞著山路,連夜狂奔,最後到了距離果化鎮52公里的進結鎮。兩人在鎮上盤桓了一段時間,直到聽到確切消息,確認百色無礙後,才將圖書運往百色跟大部隊會合。
此時的百色城成為“戰時省會”,接納了省政府大小官員及駐軍數萬人,再加上逃難的難民,異常擁擠。當時一則對聯的上聯描述了這個情形——“桂省府數度搬遷,宜山不宜,都安不安,百色變色,從淩雲直上,聊居樂業”。
廣西圖書館的物資和人員到百色後,幸得百色行健中學胡萬鈿關照,將該校圖書室借用。圖書室叫“子隆堂”,房舍面積有百餘平方米,是巨商劉子隆捐建。後來大家得知,廣西圖書館在中山公園的館舍被日軍炸毀了一半,所幸在館員們的盡力保護下,除了遺失一部分報紙雜誌外,這次疏散的館藏圖書幾乎沒有遭受損失。
支援教學
戰火中購書救濟學荒
安頓下來後,廣西圖書館慢慢恢復了正常工作。由於公私房舍都很擁擠,圖書館沒有舉辦公開閱覽,僅辦理各機關借書事宜。
當時,著名教育家雷沛鴻在桂林籌備的西江學院籌備工作,也因戰亂遷至百色,與廣西圖書館一同借住在行健中學。在水利系統的設計工作上,因缺乏參考資料,進展十分困難。幸好圖書館疏散的藏書裏中有一套《大學叢書》,其中有《水利學》等專著,給予了西江學院有力的學術支援。
南寧淪陷後,水陸交通阻塞,桂西各縣學校課本圖書十分缺乏。為此,省政府制定了“戰區及邊區中等學校實施流通圖書計劃”,並撥款四萬五千元,交由廣西圖書館採辦中等學校所需的教科書和參考用書等,運往百色供應各校。
黃立生寫文回憶説,當時館員們“間關繞道,由桂北購運中等學校各種教科書二萬餘冊,至桂西一帶,輪借予各校,救濟書荒,莘莘學子,鹹稱便利”。
1945年,人們終於等來了南寧第二次收復的消息。疏散的圖書運回南寧後,因館舍駐滿軍隊,圖書仍然不得門而入。無奈之下,黃立生只好向邕寧縣借用一間大房暫存圖書,並多方奔走,想方設法請駐軍遷出館舍。
幾經週折,駐軍終於移防。黃立生立刻率員投入緊張的恢復整理工作,日夜加班,每天工作10多小時,終於在當年9月恢復對外開放。
圖書館有兩個主要功能,一是保存文化,一是應用知識。在抗日戰爭時期,廣西圖書館竭盡全力,履行了保護古籍、服務大眾的職責,回顧這段歷史,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