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真煙的外形,標識不明的包裝,擁有多種不同口味,吸一口即可“吞雲吐霧”……記者近日在廣西採訪發現,在禁煙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電子煙竟悄然出現在校園周邊,成為部分中小學生的“新寵”,引發公眾普遍擔憂。
電子煙侵入校園 小學生都有抽
“如果不是聽孩子們講,我們還不知道學校周邊會販賣這種令人憂心的東西。”南寧市青秀區仙葫工商所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近期組織的一次“維權知識進校園”活動中,有學生反映校園周邊有商鋪出售電子煙,班上有同學買來“抽”。
依據舉報線索,執法人員隨後在轄區一所小學附近的店舖中查獲了一批電子煙。記者在工作人員提供的查扣品中看到,這種名為“SHISHA”的電子煙與筆相似,煙身由彩紙包裹,沒有標注産品的詳細資訊,吸食時煙頭處的電子元件會亮起紅光,並産生和真煙一樣的煙霧。
執法人員介紹,查獲的電子煙屬於典型的“三無”産品,不僅沒有生産日期、廠名廠址等資訊,也沒有標明其中的成分。“這些都是水果味的電子煙,蘋果、橙子、薄荷等十幾種口味,每支售價15元左右,比較受孩子們歡迎。”受訪人士説。
記者了解到,當前這種果味電子煙在中小學校校園走俏的現象並非個例,廣西桂林市、北海市等地的工商執法部門在巡查時就發現,中小學生叼著電子煙“吞雲吐霧”的現象時有發生。
5月14日中午,記者在南寧青秀區、興寧區等地的多個中小學進行了實地走訪。當記者向學校附近店舖詢問是否有電子煙出售時,不少商販顯得很警惕,稱“沒有買”“此前有人賣,但最近管理很嚴都不敢賣了”。“貨可以從廣東那邊或網上引進的,如果需要,可以幫你訂。”華西路一小學附近的商販説。
記者隨後在網上輸入關鍵詞“水果味電子煙”發現,網路上此類電子煙銷售火爆,賣家店舖多達千家。記者搜索部分銷售“SHISHA”電子煙的店舖發現,這款電子煙每支網上售價僅需5元左右,一次購貨量過百的買家不在少數,部分店舖累計銷量已經過萬,有店舖還打出“歡迎批發”等字樣。
身心危害引憂 管理亦存難題
受訪人士指出,對於尚處於成長期的中小學生而言,吸食電子煙將給其身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
南寧青少年健康服務學會秘書長張勇説,好奇心和模倣力強是未成年人的主要特點,加之青少年對事物的辨識能力普遍較弱,校園周邊及網路上出售的“電子煙”配有不同口味,打出“不含有害物質”等標語,不僅會吸引學生們購買,還會助長他們的不良習慣,誘導他們最終吸食真煙。
除了行為上的誘導,電子煙所帶來的健康隱患同樣不容忽視。長期從事香煙生産工作的李俊告訴記者,電子煙由電池、霧化器、煙液等元件構成,煙液經加熱後會霧化成煙霧産生吸煙效果,而煙液中含有丙二醇、香味劑等成分,有的還加入了尼古丁。
李俊表示,一些“三無”電子煙的成分難以確定,加之産品品質參差不齊,極易給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尼古丁是導致吸煙成癮的主要成分,未成年人在接觸電子煙後如果不及時制止,則可能導致尼古丁成癮。
然而,記者採訪了解到,雖然電子煙對未成年人年身心危害不小,但目前相關方面的管理卻並不完善,甚至還存在監管盲區等問題。
受訪專家指出,我國現行的相關規定並未禁止電子煙的銷售,而且電子煙的分類、定性也尚不明確,其既非真正的煙草製品,也不屬於食品藥品,沒有一個特定的部門對其實施監管,國內電子煙市場缺乏統一的産品標準、安全評估和監管體系。
“目前我們在查處校園周邊的電子煙時,主要還是依據産品品質法等法律法規,核查其産品資訊,從‘三無’産品角度進行清查和整治。”南寧市仙葫工商所的一位負責人説。
完善監管制度 推進標本兼治
記者進一步採訪了解到,2006年,世衛組織發佈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我國正式生效,其中明確規定“禁止生産和銷售對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煙草製品形狀的糖果、點心、玩具或任何其他實物”。
面對當前電子煙侵入校園亂象,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在落實公約禁令的同時,有關部門應增強責任意識,加強監督力度,並著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市場制度,理清管理頭緒,掃清監管盲區,從根源著手實現標本兼治。
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羅國安認為,需要對校園周邊市場進行重點監管。工商、教育等相關部門可通過專項治理行動等方式,對中小學校附近的店舖進行清查,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並積極鼓勵廣大市民和師生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監督和舉報。
同時,衛生、藥品及煙草管理部門等應組織人員對電子煙安全性進行評估,規範國內電子煙市場,並出臺相關法規制度明確管理職責,對線上線下的電子煙生産、銷售進行全程監管,使之有法可依並行之有效。
張勇等專家還建議,家長、學校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做好宣傳引導工作,一方面通過開展家庭教育、知識講座、活動宣傳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們遠離不良商品和不良嗜好,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涉及電子煙宣傳的不良廣告的打擊力度,凈化孩子的學習生活環境,避免電子煙流入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