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紋銅鳳燈
吳圩國際機場新航廈。
羊角鈕銅鐘。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英華大橋
世界體操錦標賽在南寧舉辦,使廣西體育中心這一南寧新地標吸引了世界各地觀眾的目光。其實,南寧乃至全區還有不少造型別致的建築,融入了廣西民族元素、歷史文物元素,堪稱南寧甚至廣西的“代言樓”。廣西博物館副館長韋江接受南國早報採訪,一一介紹了這些建築
羽紋銅鳳燈化身機場新航廈
9月25日,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新航廈的落成,令“雙鳳還巢”的建築造型深入人心。也許不少人已經知道,新航廈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廣西出土的漢代文物羽紋銅鳳燈,但這盞燈有啥講究?
“這盞燈有兩大特點,一是線條優美,二是‘小環保’的設計理念。”韋江介紹,羽紋銅鳳燈于1971年在合浦縣望牛嶺出土,是西漢時期的金屬器,燈作鳳鳥形,顧首回望,雙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這盞燈反映了西漢時期的鑄造水準、審美情趣和時代風格。鳳燈裏裝有導煙管,點燈時,煙灰被導入腹腔的清水中,避免屋子煙熏火燎。
航廈主體建築像兩隻首尾相望、比翼齊飛的鳳凰,造型簡潔。韋江説:“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吉祥物,機場新航廈用鳳作造型,寓意吉祥。”他認為,古人的審美和器物,對後世也有深刻影響。現代的很多建築設計和造型,得益於古代先民智慧的累積、傳承。
羊角鈕銅鐘“站”上英華大橋
即將於今年年底通車的英華大橋,也是一處有“古典情懷”的建築——它的造型靈感來源於廣西浦北出土的漢代文物羊角鈕銅鐘。
羊角鈕銅鐘也是一件享譽海內外的文物,1976年出土于貴港市羅泊灣。它像半截橄欖,上小下大,頂上有羊角形扳鈕。銅鐘的正面鑄有浮雕式的人面紋,頭頂的“羊角”呈倒八字形。
“銅鐘是古越人使用的一種重要的打擊樂器,與銅鼓配合使用”,韋江説,在最初,音樂舞蹈的起源與祭祀相關,古人會在祭祀時敲擊銅鐘、銅鼓,舞動身體,“鐘鼓齊鳴”一詞由此而來。這種“娛人娛神”的祭祀活動,後來才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
韋江認為,羊角鈕銅鐘是古越先民希望用來與天地溝通的器物,而英華大橋頂天立地,寓意相符,同時也有“樂舞邕江,音繞八桂”這一層意思。
銅鼓吊腳樓應用最廣
除了這些“放大版”的歷史文物造型,南寧乃至廣西建築中,更常見的是一些世居民族元素。
位於廣西博物館內的文物苑就是一個典型“銅鼓樓”,呈現了冷水衝型、北流型、靈山型古代銅鼓等南方少數民族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銅鼓造型。掩映在竹林深處的是壯族民居幹欄吊樓,是從龍勝的壯族民居原樣搬來,穿木構架,樓高三層。廣西民族博物館的主體建築也像一隻巨型銅鼓。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邕城不少新建築或在建的建築,均或多或少地融入了民族元素。例如南寧市新民族影城的銅鼓和紅雲造型,南寧火車東站的騎樓造型等。而不少單位、學校的門樓上,也採用了壯錦、銅鼓紋飾等圖案。
作為一名考古、文博工作者,能夠在越來越多的建築上發現民族和文物元素的身影,韋江由衷地感到高興:“廣西有很多歷史文物,多從它們身上提煉元素,在建築設計上也許能夠更加豐富,避免‘千樓一面’。”他認為,在借鑒時,不僅要“得其形”,還要“得其神”,首先要弄清歷史文物的實際內涵,不要歪曲甚至搞反。此外,一些歷史文物和民族元素,在功能上不一定適用於現代社會,只能在外觀上借鑒。(記者龔文穎)
“民族風”建築哪找?
[ 小貼士 ]
●侗族的風雨橋和鼓樓建築——廣西人民會堂、南寧青秀山公園大門
●騎樓建築——興寧路、民生路步行街
●廣西少數民族村落——民歌湖酒吧街
●幹欄式建築——廣西圖書館、廣西博物館、廣西財經學院教學樓、三江“侗鄉鳥巢”
●地居式建築(四合院式)——濱湖路小學內庭園、荔園山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