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變化
“語言+技能”型人才吃香
大學期間,小蒙就讀的是廣西某高校泰語專業的“2+2”項目,為了增加就業競爭力,他在大學畢業後,又申請到了曼谷大學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憑藉紮實的中、泰語功底,以及經濟專業的科班背景,小蒙碩士畢業後,被泰國一家知名的華文報刊錄用,向當地華人推介泰國的風土人情。
世紀橋國際教育雷懿介紹,過去,廣西學生赴東南亞留學,主要是學習小語種。近年來,類似小蒙這樣的“語言+專業技能”的複合型人才更受青睞,市場需要更多的既有熟練的語言技能,又具有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而不只是一個語言工具。
“學生留學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從過去的銜接模式,過渡到現在直留方式。”雷懿説,東南亞留學在2000年左右,直接留學幾乎是空白,主要以高校“3+1”、“2+2”等銜接模式為主。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交流進一步深入,從2005年左右起,廣西學生開始直接留學東南亞,近年來還出現低齡化留學趨勢。
4
就業
留學生成就業市場香餑餑
現在正值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之際,廣西民族大學越南語專業(“3+1”模式)的曉霞,對就業卻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擔憂。“每年有很多企業來學校要人,我們專業很少人考研,聽説學長學姐在畢業前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曉霞説,儘管已經有企業來學校招聘了,但她剛從越南回來,打算先專心地把大四專業課學好。
自信源於專業。曉霞告訴記者,他們剛去越南時,不大敢説越南語,可是生活和學習讓他們不得不開口説越南語。待了10個多月後,她一般交流沒有問題了。而且,在越南時,他們也開拓了眼界,能發掘一些就業市場。
廣西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譚琦丹老師介紹,學校作為國內四大小語種培訓基地之一,由於外語班緊貼實務的“3+1”辦學模式,不少用人單位反映學生的口語比國內名校的學生還厲害。學生畢業後30%在邊境機關單位工作,主要涉及邊防、金融機構、商貿、建築等領域。近年來,這些外語班的招生分數線都在一本以上,且報考人數逐年增加。
而且,隨著中國和東盟國家交流的深入,社會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少金融機構在東南亞設立分行,需要不少會當地語言的人才。據了解,有家建築企業有一年把寮國班的十幾名畢業生全部招走了,起薪都在1萬元。而一大型鋁業公司在東南亞設廠,每年都來學校招十幾個人,有時還招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