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延伸:
紫砂壺收藏火熱
大量熱錢涌入藝術品市場等因素推高價格
除了王建強,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其他紫砂壺店的生意也不錯。在金匯如意坊,一位做紫砂壺生意的劉老闆説,他從2007年到現在,銷售量銷售額每年都在遞增。一個作者全手工的壺一個月最多4、5把的壺,真正成品是非常有限的,資源越來越少,年齡越來越大,價格必然要漲。”另據他介紹,紫砂壺分為“小品、中品、大品、超大品”4類。小品指的是容積率在200CC以下的紫砂壺,中品指的是容積在200CC以上300CC以下的紫砂壺,大品指的是容積在300CC以上500CC以下的紫砂壺,超大品,指的是容積在500CC以上的紫砂壺。這些壺在使用時,也是很有講究的,喝鐵觀音,一般用小品;喝紅茶、金駿眉,一般用中品或大品;喝綠茶,則要用大口壺。
“一兩紫砂,一兩金”,用這句話來形容紫砂壺的價格再合適不過了。在龍騰古玩城,老闆小吳説,五年前從名家大師手中買一把壺才2000多元,最貴的也就8000多元,但今年再去時已經漲到兩三萬元一把了,5年時間漲了10倍。
除了南寧,除了古玩市場,紫砂壺價格的飛漲,在拍賣市場也有著更為直觀的反映。本世紀以來,紫砂壺在拍賣市場一直擁有熱烈的氛圍,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也都繼推出紫砂壺專場拍賣。數據顯示,2010年,由顧景舟制、吳湖帆題書畫的“相明石瓢壺”就拍出了1232萬元;2011年,顧景舟所制“提璧組壺”創造了1782.5萬元的高價,刷新了紫砂拍賣的世界紀錄。
走訪中,藏家們紛紛指出,紫砂壺價格從前些年的默默無聞到近幾年的連連暴漲,其推動因素主要是受通貨膨脹以及房地産控調升級、股市低迷,大量熱錢涌入藝術品市場等原因影響。此言也得到了紫砂壺業內多方人士的贊同。“南京的出口貿易大鱷攜鉅資入股宜興紫砂企業,四處布點;溫州炒樓團放棄樓市,轉炒紫砂藝術品……風投資金熱炒紫砂是今年壺價翻倍飆升的最主要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傳統的紫砂工藝與許多藝術門類不同,其傳承至今主要依靠的是師生之間的手傳心授,輔以多做善悟,於是大師就如一座豐富的藝術寶庫,缺失了一位,就少了一份參照典範。所以紫砂界每有大師離去,在業內和社會上總會引起震動和反響,1996年顧景舟去世、2008年蔣蓉的離去莫不如此。
3
前瞻:
許多紫砂壺的價值被低估
紫砂壺仍有很大的投資空間
“紫砂壺的價格還將會穩中有漲。”王建強分析説,在他看來,紫砂壺價格瘋狂上漲,一方面因為資源稀缺,而另一個方面則與上世紀80年代台灣地區、香港地區掀起的紫砂壺收藏熱密切相關。“上世紀80年代台灣人從中國大陸收了很多壺走,這是紫砂壺真正瘋狂兩回的原因,第一次是台灣人收了很多壺後,近幾年倒流回中國大陸,倒流回來一炒作,把紫砂壺的這股風又給炒作上去了。從2007年一直到現在,這股熱潮,一直到今年才退了一點,也不是退了一點,是消費者更加理性了,很高漲。”
王建強所説的資源稀缺,指的是紫砂泥礦土稀缺。它是宜興特有的一種含鐵質、粘土質、粉砂岩的自然特殊礦土,這種礦土經風化、粉碎、煉製以後的泥料可塑性強、透氣性好,乾燥收縮率也小。燒成陶後,具有雙重氣孔的結構,透氣性好,所以用它來泡茶暑天不易變味,冬天不易爆裂。而頂端的紫砂壺,採用的大都要求是黃龍山4號井的土,但這個井的土質十分有限,物以稀為貴,紫砂壺價格高漲,也不外乎這種原因。
資深的紫砂壺藏家趙琰也認為紫砂壺值得投資。趙先生説:“大家可以查一下歷史,查一下拍賣紀錄,目前我了解到,紫砂上千萬的作品真正成交的不上十件,而像書畫藝術品,上億的作品比比皆是,紫砂作為一個藝術品行業,最高的也才拍賣到1700多萬元,因此,“天價”這個詞用在紫砂行業並不合適。我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到來的時候,也就是2015年休閒經濟的高峰期到來時,紫砂壺行業會掀起新一輪的收藏熱。”
在趙先生看來,紫砂壺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許多紫砂壺藝術家的作品價值被大大低估了,許多古代大師級紫砂壺更是令多數藏家不敢觸及,缺乏成熟規範的鑒定機制,是紫砂壺收藏最大的困擾。
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前幾年,遊資的熱炒讓紫砂市場一度出現泡沫,並歸於沉寂。歷經市場洗禮,如今,消費者對紫砂的認知從“資源稀缺”轉向了工藝和文化的欣賞,收藏逐漸成熟,趨於理性的同時紫砂價格已經開始積蓄力量,因此,收藏紫砂正當時。
當然,一把紫砂壺到底價值多少?對於這一點,站在不同角度自然有不同看法,當然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最終也是以市場為準,但市場傳遞出來的價格是否真的一定反映真實價值?事實上,我們已經多次看到過市場失靈、價格失實的狀況,具體到紫砂壺而言,就曾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存紫砂原料足夠生産五十年以上的市場需要用壺,所謂的純手工等也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概念,很多拍賣都有著明顯的人為操作,紫砂市場的泡沫並未擠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