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下來,兒子居然把以前所有的不良習慣都改掉了。”當住南寧市興寧區望州社區的龐先生説起兒子時,他都沒想到,以前聽話乖巧的孩子又回來了。
3年前,小龐才15歲,由於父母離異,父親又忙於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等到大家發現小龐經常曠課、打架、甚至與社會上不良人員接觸時,這才想要與他溝通,但孩子的漠然讓家長和老師一籌莫展。當望州社區接到小龐所在學校的請求後,決定對其進行幫扶。居委會志願者發現,孩子出現不良行為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家庭、家長,於是從家長入手,通過家訪和舉辦講座相結合方式,給家長支招。同時,通過短信、QQ、面談等方式與小龐溝通,獲知孩子的心理需求,針對性地給予幫助。3年下來,小龐改掉了所有的不良習慣。
12月25日,記者從共青團南寧市委了解到,小龐只是南寧市成功幫扶的個例之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聯合部門、社區等共同開展重點青少年群體幫教工作創新做法行之有效。據介紹,社會閒散和不良行為青少年的幫教工作是該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團南寧市委調查發現,該市有不少不良行為的青少年,而且主要集中在16周歲至18周歲之間。針對此,團南寧市委與社區、公檢法部門共建,建立起一套 “三色預警”工作機制,即以青少年事務社工為主要工作隊伍,對被確定為重點跟蹤服務幫教對象的“問題青少年”,設定為“紅黃綠”三個級別進行預警管理。對於存在明顯的行為或心理偏差,已經或極有可能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的工作對象,以紅、黃、綠三個級別標識區分,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實施共用陽光教育轉化行動。
據了解,在發揮12355青少年服務台的主渠道作用下,南寧市公檢法司團等部門依託“青少年社工+社會專家志願者(或青少年維權崗)”等模式開展幫教活動,教育矯治、挽救閒散和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已促使635名不良青少年從“紅”轉“黃”變“綠”,最終從“三色”名單中走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