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農民群眾深入而生動地理解十八大精神?廣西南寧市組織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和大學生村官“三支隊伍”開展十八大精神農村宣講,充分發揮他們既熟悉政策又紮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將“官話”與“村話”結合,利用走村入戶、文藝節目、彩鈴廣播等宣傳方式,打造宣講十八大精神的“農村專線”。
記者在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那務村看到,本地出生的大學生村官黃力旬正向一些村民發放宣傳資料,用當地方言講解十八大精神。“他懂十八大精神,又會説本地‘村話’,村裏的老人們也都聽得明白”,老黨員甘超豪説。
黃力旬告訴記者,現在老百姓都忙著收稻穀和甘蔗,他們就在村頭、村尾懸挂橫幅和標語,並利用農作間歇和中午收工回來的時間,走到田間地頭或者把村民組織起來,運用資料、投影儀、音響設備等向老百姓宣講十八大精神,對行走不便的老人就主動到府“補課”。
在上林縣西燕鎮侯面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吳小斌與當地村幹部一起組織的主題為“爭當黨的十八大學習標兵,創建南寧市文化新村”的文藝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不少群眾。“他們組織的節目不但有味、好笑而且也看得懂!”一邊看著文藝表演,一邊嗑著瓜子的劉大姐笑呵呵地説,“全國都在學習十八大精神,我們也來學習學習,關心一下國家政策。”
山歌、舞蹈、小品、師公戲……吳小斌引導當地的彩霞藝術團,將黨的十八大報告解讀融入到各種表演形式中,讓群眾易於接受。而今,彩霞藝術團自編自演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節目就有20多個,受到了群眾喜愛。在邕寧區那樓鎮,當地“三支隊伍”不僅通過遍佈各村的廣播系統宣講十八大精神,還與移動運營商合作,將十八大精神中與“三農”有關的內容設置成鎮村幹部的手機彩鈴,讓老百姓更方便學習十八大精神。
記者了解到,在宣講十八大精神過程中,南寧市“三支隊伍”不局限于政策內容的簡單講解和傳播,而是緊密結合農村生産生活實際開展宣講,收到良好效果。
邕寧區那樓鎮屯了村村民黃永隱説起“十八大”來滔滔不絕:“新農合補貼比例提升了,農村低保也提檔了,農村的社會保障越來越好”;“第一書記帶我們學習農業技術,引進大公司幫我們致富,現在養一頭豬能賺三五百元,桑蠶的價格也上去了,我覺得收入翻番很有希望”……屯了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梁美寧告訴記者,他們結合村裏扶貧發展和村民生活實際,介紹十八大帶來的新政策、新變化,使得農民對於十八大精神有了真切的了解。
為擴大宣傳覆蓋面,南寧市還引導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和大學生村官每人主動聯繫1名農村黨員、5名普通群眾“一對一”地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並充分發揮“三支隊伍”的優勢,積極與後盾單位、相關部門聯繫,邀請專家教授和領導幹部到基層宣講。
南寧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雷應敏表示,南寧市通過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和大學生村官身體力行、走村串戶、派發資料,逐步實現黨的十八大精神宣傳在農村的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