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臺閣彩架是賓陽縣特有的一項造型新穎,別具一格的大型民間遊藝活動,它産生於清同治13年(1874年),由賓州城外東街清代武舉人李若珠從廣東佛山傳入。賓陽臺閣彩架是以12個孩童在彩架上按活動內容進行的精巧造型,奇美的裝飾和奇險的技藝表演而引人注目的,彩架上的人物是挑選2—4個聰明、俊俏、大膽的6至8歲孩童扮裝,裝飾藝人在一張長一米,寬一米的四方桌上,根據各臺節目特點,用鋼筋做成一個坐椅,讓孩童坐著,把下肢偽裝成假腳,然後將各支撐法條巧妙地隱藏在服裝及各種道具之內。從外表上看,彩架上面的孩童很自然地站在另一個孩童的手指或所佩帶的雨傘或扇子、長矛、大刀、弓箭、劍等物具上,孩童所表演的動作十分逼真,就象雜技團的演員在表演一樣,神奇莫測,令人讚嘆不絕。彩架節目內容豐富多彩。過去多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作為題材,還有以歷史人物和民間傳説來製作的,現在還出現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節目,如《中國女排》《學習雷鋒》等,遊行時均有4台、8台、10台不等。各臺裝飾表演內容均不相同,每台由8人抬行,有八音樂隊伴奏,前由醒師開路,接著是各種綵燈,旗幡節目牌,舞龍隨後,整個隊伍長達數百米以上,浩浩蕩蕩,景象十分壯觀。 |